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028366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6
《人人先是刘俐俐,而后变成张绍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人先是刘俐俐,而后变成张绍刚人人先是刘俐俐,而后变成张绍刚 2012年1月,微博上最火的话题之一便是,某台求职类真人秀栏目中,主持人张绍刚与求职女刘俐俐的唇枪舌剑。 简单回顾一下事情的过程。节目中,24岁的海归刘俐俐登场时自称喜欢莎士比亚的“英雄双行体”,并在解释该问题时夹杂英文,且附上了一句“一般人很少读到过”,整个表现颇有卖弄之嫌,使得气氛开始紧张。随后,张绍刚质疑刘俐俐口中所称“中国”,而认为应该称“我们这儿”,这个爆发点让人莫名奇妙,但气氛再度走向僵持,而至此,刘俐俐也似乎明白了对方的敌意,
2、并开始还击。最后,众多老板评委们在与刘俐俐就其职业规划、任职经历和家庭背景进行了颇有火药味的问答后,开始质疑其个性,并最终放弃了对她的聘用。 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开,李开复、姚晨、洪晃等网络红人开始发出声音,纷纷力挺刘俐俐,网友也几乎是一边倒地骂张挺刘。更有人找出另一主持人选拔节目中担任评委的张绍刚刁难应试者范煦的视频,再次引来一片骂声。 张绍刚的表现的确让人反感,但大多网民的质疑更多是带着反感权威与同情弱者的情绪,也许,走出这些情绪,我们可以看到更多。 张绍刚怒从何来? 首先,我们的疑惑是,节目开
3、播至今,张绍刚已经面对过众多形形色色的求职者,为何会对刘俐俐有如此激烈的反应? 我们尝试分析张绍刚的心理。自我图式(self-schemas)是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板,是关于“我们自己是怎样”的一个勾勒。在此基础上,我们依靠将他人与自我图式相联系,进行Festinger所谓的社会比较(socialcomparisons),以便感知和评价他人和自己,这就是“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effect)”。 我们可以粗略勾勒张绍刚的自我图式。准确来说,他有两个身份:其一是北京广播电视学
4、院老师;其二是央视的知名主持人。可以推断,“知识”和“口才”必然是他自我图式中的两个重要内容。我们更可以推知,他在学生和粉丝们的反馈中建立了“有知识”和“好口才”的自我图式。 刘俐俐大大咧咧的出现,恰恰是攻击到了张绍刚建立在这种自我图式上的自尊。没有长幼尊卑,没有放低姿态,一个“英雄双行体”让他无从评论,挑战了他的“知识”,针锋相对的话锋更是让他“感觉发冷”,挑战了他的“口才”。更何况,刘俐俐的留学的经历也是张绍刚没有的,从范煦的视频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口吐英文”这一举动的反感。 于是,自尊被威胁
5、时,针锋相对的打压行为自然发生。事实上,纠正刘俐俐不应称“中国”而应称“我们这儿”只是一个托词,他需要的只是一个爆发点而已,因为“英雄双行体”已经酝酿好了他的情绪。而后,刚好主持人手中的权力让他可以引导舆论,于是,刘俐俐的悲剧便应运而生了。 奇怪吗?张绍刚成名已久,而刘俐俐籍籍无名,这种比较似乎有点无厘头。但遗憾的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社会比较。这种比较甚至可以延伸到另一个层面。比如,我们常常看到职场的领导和前辈斥责下属和后辈太张扬,不懂规矩。 实际上,是他们将新人与“当年的自己”在比较——我当年可
6、不像你这么懂得察言观色,你小子太有野心!我都是夹着尾巴熬出来的,你还想这么快出头? 刘俐俐为何“卖弄”? 其次,刘俐俐的举止也让“倒刘者”颇感不适。他们不相信一个24岁的女孩会对莎翁有多深的理解,何况少见“英雄双行体”,而时不时夹杂的英文和毫不掩饰的情绪也成为批评的焦点。他们质疑其的表现是“卖弄”。 我们也可以分析刘俐俐的心理。她的举动实际上也是为了维护的自尊。年轻人刚进入社会时处于弱势,此时,他们急需获得认同,这趋使他们去构建一种独特的“自我图式”,这实际上是一种防御机制。例如,一个人在社会的评价
7、指标中比较弱小,而他就在“自我图式”中替换掉社会的评价指标,取而代之自己的专长,或者干脆是一些比较生僻的东西。因为,如此一来,在社会比较中,他们就不再处于弱势地位,可以获得自尊的维持。第1页第2页第3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