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文本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刘俐俐教授

文学经典文本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刘俐俐教授

ID:37402449

大小:295.1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5-12

文学经典文本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刘俐俐教授_第1页
文学经典文本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刘俐俐教授_第2页
文学经典文本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刘俐俐教授_第3页
文学经典文本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刘俐俐教授_第4页
文学经典文本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刘俐俐教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经典文本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刘俐俐教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学经典文本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文学经典文本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若干知识点1文学研究的两种模式2文学作品是如何存在的?3文学经典问题域的基本问题4文学经典重读的三个层面5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区分6文学作品文本分析的性质7何为文学经典?1文学研究的两种模式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乔纳森·卡勒(JonathanCullero)在他的理论著作《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LiteraryTheory:AVeryShortIntroduction,1997年出版)中关于文学研究两种模式的说法。“在文学研究中也有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基本区别,就是两个课题的区别:一个

2、根据语言学的模式,认为意义就是需要解释的东西,并且努力证明为什么意义会成为可能。另一个与其相反,它从形式开始,力图解释这些形式,从而告诉我们这些形式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诗歌学和解释学的对比。诗歌学以已经验证的意义或者效果为起点,研究它们是怎样取得的。(由果溯因)语言学模式认为,意义就是需要解释的东西,并且努力证明为什么意义会成为可能。也就是力争搞明白作品是怎样收到现有效果的。2文学作品是如何存在的?此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韦勒克(RenzWellek)沃伦(AustinWarren)《文学理论》中在“文学作品的存在形态”一章中提出来的。与此问

3、题相关的理论资源有:英加登Roman·Ingarden《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韦勒克(RenzWellek)沃伦(AustinWarren)《文学理论》弗莱(NorthropFrye )《批评的剖析》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知音》: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述既形,则优劣见矣。文学作品存在于语辞构成的多层次结构中。这些层次依次为:语辞所具有的语音和语义句子和句子所组成的意群已经形成的形象或者意象及其隐喻文学作品的客体世界“形而上性质”3文学经典问题域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为:文学经典

4、的性质、生成、流变、拓宽、消解等。业已达成的共识:文学经典是建构的产物文学经典的建构起码需要如下六个要素:(1)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2)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的空间;(3)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的变动;(4)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5)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6)发现人。4、文学经典重读的三个层面宏观、中观、微观宏观的“重读”:既有的文学批评观念和批评理论,表明对优秀文学作品之与人类意义的确认和定位,人类的文学批评行为作为整体以及文学经典化的过程都是宏观的“重读”;中观的“重读”:各种文学史以及各种文学选集,文学史是文学史家秉承特定文学观念,

5、在品评作家作品基础上,给予其文学史的一个特定地位,各种文学选集,亦是根据特定文学观念与标准,经过遴选编辑成各类文学经典选集,选集是“重读”的产物;微观的“重读”:对已经被认定的某位作家的某部作品予以阅读,即借重于既有选集,而且有反复细细品味的意思,由此而成为“重读”。我们的文本分析即是微观层面的“重读”。5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区分存在着两种阅读。审美阅读和研究目的的阅读。以审美态度完成的阅读,即一般读者的阅读,这种阅读在审美经验中产生审美价值。出于研究目的的阅读,是为了发现那些使它成为一部艺术作品的特性和要素,这种东西永恒地存在于作品文本中

6、,是具有价值的,可称之为“艺术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审美价值因时代以及读者个人经验不同而相异。审美价值随着审美经验而不断延伸。艺术价值是中性的。等待被发现和被表述。对艺术价值的发现和表述始终处于过程中。6文学作品文本分析的性质文本分析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活动,以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探寻文学作品艺术价值形成的原因和机制。这种文学研究活动注重以自觉的方法意识为指导,采取与文本相应的方法,对文本进行学理性分析,在分析中自然地转换为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7何为文学经典?文学经典是那些能够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文学经典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

7、,并且包含着巨大的阐释空间。也可概括为具有易感性、普遍性、永恒性、正极性和给予性。白先勇的《游园惊梦》永远的游园与梦醒时分的痛苦《游园惊梦》艺术效果描述具有浓重感伤情绪,表达了诸如青春不再、世事沧桑、人生如戏的感慨。也隐约地表达了某种似乎说不清的哲思。而且因读者阅历的不同、人生经历的不同,又各有区别。如此效果即艺术价值如何形成?理论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总述:我采用了叙事学、意识流和互文性的思想及方法分析《游园惊梦》,发现其本质上是诗性的,因为它采用的是隐喻艺术构思。隐喻艺术构思又主要依赖于《游园惊梦》与汤显祖的《牡丹亭》所构成的互文关系。一

8、、叙述角度的自如转换与意识流手法三个层次的叙述,1、叙述视角的变换与意识流手法由于中国传统小说脱胎于话本而擅长于叙述。传统小说的叙述视角基本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描写、议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