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品类战略.doc

中国企业的品类战略.doc

ID:55026683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6

中国企业的品类战略.doc_第1页
中国企业的品类战略.doc_第2页
中国企业的品类战略.doc_第3页
中国企业的品类战略.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的品类战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企业的品类战略中国企业的品类战略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创建新的品类作为自身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类创新并非追赶潮流,品类战略也并非企业短期的战术行为,理性地认识品类战略能给企业带来更大价值。当下企业的品类创新存在哪些误区?中国市场品类创新的机会何在?  2010年,伴随品类战略观念和方法的传播及企业实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品类创新和品类战略当做企业的核心战略,各个行业中的品类创新如火如荼,新品类不断涌现:在IT行业,触屏电脑、电子阅读器引人关注;在手机行业,继拍照手机之后,智能手机、音乐手机甚至女性手机不断推出;在家电行业,能源危机和

2、政策的推动使变频空调品类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饮料行业的品类创新更为抢眼,加汽果汁、高端矿泉水、果味功能饮料相继上市。  企业品类创新的五种误区  与企业品类创新的热潮相对应的是,由于对品类战略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一些企业正陷入种种误区:  误区一:以融合创造新品类  分化是商业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品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行业或者品类要获得成长,必然走向分化而非融合。分化在各个领域里都在发生,在瓶装饮料领域,最初是碳酸饮料,然后瓶装水和瓶装茶饮料出现。瓶装水和瓶装茶饮料也不断分化,分化出绿茶、红茶、乌龙茶等。瓶装水则由最初的纯净水分化出矿泉水、矿物质水。今天,矿

3、泉水也进一步分化,分化出高端矿泉水。  然而,一些企业显然更喜欢与分化相反的概念:融合,因为融合这个概念更具有创意性和想象力。在国内市场,娃哈哈的营养快线取得成功之后,包括娃哈哈自己在内的很多企业视之为融合式品类创新的成功,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在营养快线之前,果汁加牛奶的产品早已诞生过,那就是国内牛奶企业都推出过的“风味奶”,但这个产品并未取得成功。而在消费者在认知中,把营养快线当做一种营养饮料,而非果汁牛奶。  正因如此,娃哈哈推出的其他融合式新品类都以失败而告终,包括:咖啡可乐——咖啡和可乐的融合,啤儿茶爽——啤酒和绿茶的融合,奶咖——奶与咖啡的融合。甚

4、至可口可乐公司也耐不住寂寞,在雪碧中加入茶,同样没有成功。  实际上,以融合方式进行品类创新的做法在各个行业都在发生,但鲜有成功。家电行业的3C融合早在几十年前就被提出,微软曾经为此耗费了数十亿美金,没有获得任何进展。国内的家电企业TCL也曾经为3C电视投入巨资,但至今没有多少收获。相反,电视机的分化却不断进行中,新的品类包括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以及具有巨大潜力的3D电视。  同样,乳业企业也在不断尝试通过融合的方式创新品类,蒙牛、伊利等企业不但尝试过在牛奶中加入果汁、谷物,甚至还加入果粒橙,但没有一个取得成功。而乳业行业真正取得成功的品类都是由分化诞生的:高

5、档牛奶、儿童奶、早餐奶。  误区二:忽视品类化  仅找到分化机会或者概念并不能诞生新品类,新品类的形成过程实际是分化机会的品类化过程。很多企业的品类创新往往因为忽视品类化,而导致了失败,以下两种错误比较常见:  一是命名的错误。  在营销中,命名是至关重要的决策,每个创新品类的品牌都面临两种命名考虑,一个品类名,一个品牌名,二者的命名要求则截然不同。品类名要求通俗、容易理解、具有通用性;品牌名则要求独特、简单、顺口、寓意品类的某种特性。  好的品类名,如维生素水、葡萄糖饮料、绿茶、无糖绿茶,都是简洁、清晰、容易理解的品类名。好的品牌则如可口可乐、白加黑、喜力、

6、护彤、帮宝适等。然而,在实践中,企业往往采取了相反的策略,企业通常不会也不愿意用简单的概念来定义新品类,因为这样会没有创意。“尖叫”为自己定义的品类最初叫做“情绪饮料”;“苗条淑女”为自己定义的品类叫做“心动饮料”。但是消费者心智中并不存在一个叫做“情绪饮料”或者“心动饮料”的品类,也无法理解这是什么东西。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