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备课有效性的思考.doc

对小学数学备课有效性的思考.doc

ID:55011059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6

对小学数学备课有效性的思考.doc_第1页
对小学数学备课有效性的思考.doc_第2页
对小学数学备课有效性的思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小学数学备课有效性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小学数学备课有效性的思考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是: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是上课前所做的重要准备工作,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一、备课中的主要问题:1.处理教材缺乏创造性。体现在备课时边看教参边备课,过分依赖教参,很少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2.制定目标过于笼统。目标都来自于教学参考用书,教师未能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情况及时加以调整,阐述笼统,缺乏针对性。3.以学论教流于形式。体现在意识到备课要了解学情,要备学生怎么学,但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就有困难。4

2、.设计教学过程简单化。设计的教案大部分是直线型的,一问一答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大;对习题的处理大都要求学生按教材或练习册的要求完成,很少作调整或增补,无开放性、个性化设计。5.教学反思空洞。几乎每篇教案后面都有教学反思,但大都只有三四行字,多则七八行,内容大多是泛泛而谈,没什么价值。二、提高备课有效性的思考:1.刷新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和效果。怎么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

3、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2.走进学生。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张白纸。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

4、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对每一节课如何组织、引导仔细加以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但不必写得过于细致。只要把教学的思路加以设计即可,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机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还学生思维的空间,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的不同认识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资源。3.用好教材。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导下,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材有全面、深度、系统的解读。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调整教材,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在用教材时,除了与自己手中的教材对话外,还要与其他版本的教材对话,新

5、课改还提倡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学科间内容和方法的整合。4.整合资源。教师在备课时应参阅《教师教学用书》,查阅资料(数学史、数学专业知识),学习其他老师已有的探索和成功经验,特别是名教师的各种资源,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可以把收集的资料附在备课本上,进行比较、提炼、调整。5.抓住要点。(1)确立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必须明确而具体,具有可检测性。(2)突出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首先要在时间上统筹安排,将时间花在刀刃上,要紧紧围绕重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启发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使整堂课有一个灵魂。(3)突破难点

6、。所谓难点,即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4)凸现方法。方法灵活,体现实效;关注个性,因材施教;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手段多样,使用恰当。(5)注重过程。围绕重点,分层设计,变知识浓缩型为知识展开型;容量适宜,密度得当;意图明确,预设可能。(6)亮出板书。主旨突出,画龙点睛。6.提升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是教师自身发展和逐步培养学生的需要。教学反

7、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记录:(1)教学目标达到没有?表现在哪些方面?(2)教师的教学机智。(3)学生灵感和创新思维记录。(4)失误分析及调整设想。(5)还可写下“再教设计”。从某种角度看,教师的工作除了真正课堂上的教学以外,其为教学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可看作“备课”,除已有“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以外,要从提高专业素养、开展学习互助、挖掘课程资源等更高的视角来“备课”,为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全面、深入的准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