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习题.doc

基因工程习题.doc

ID:55010279

大小:10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6

基因工程习题.doc_第1页
基因工程习题.doc_第2页
基因工程习题.doc_第3页
基因工程习题.doc_第4页
基因工程习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因工程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训练2 基因工程的一般过程1.以下关于PCR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DNA的复制也称为PCRB.该技术操作过程中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PCR过程中DNA的数量呈指数形式增加D.可在PCR扩增仪中自动完成2.下列不属于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的是(  )A.利用DNA连接酶复制目的基因B.逆转录法C.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D.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4.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A.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B.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C.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连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5.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B.其上的启动子和终止子都是具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C.一般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D.虽然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有所不同,但构建的基因表

3、达载体都是一样的6.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地插入受体DNA中,需要用基因探针,基因探针是指(  )A.用于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B.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C.合成β—球蛋白的DNAD.合成苯丙羟化酶的DNA片段7.基因工程技术也称DNA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4个必要条件是(  )A.工具酶、目的基因、运载体、受体细胞B.重组DNA、RNA聚合酶、内切酶、连接酶C.模板DNA、信使RNA、质粒、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运载体、受体细胞8.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4、 )A.DNA连接酶将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B.限制性内切酶可用于目的基因的获取C.目的基因须由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D.人工合成目的基因不用限制性内切酶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11.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

5、步骤是(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12.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导入乙细胞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B.②要用限制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C.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可以选用枯草杆菌、炭疽杆菌等D.④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1

6、0.下表为几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序列和切割的位点。如图,已知某DNA在目的基因的两端1、2、3、4四处有BamHⅠ或EcoRⅠ或PstⅠ的酶切位点。现用上述三种酶同时切割该DNA片段(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下列各种酶切位点情况中,可以防止酶切后单个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自身连接成环状的是(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ⅠEcoRⅠPst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GGATCCCCTAGG↑↓GAATTCCTTAAG↑↓CTGCAGGACGTC↑A.1为BamHⅠ,2为EcoRⅠ,3为BamH

7、Ⅰ,4为PstⅠB.1为EcoRⅠ,2为BamHⅠ,3为BamHⅠ,4为PstⅠC.1为PstⅠ,2为EcoRⅠ,3为EcoRⅠ,4为BamHⅠD.1为BamHⅠ,2为EcoRⅠ,3为EcoRⅠ,4为PstⅠ11.下列有关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类型来看,限制性内切酶催化的是一种水解反应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C.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双链DNA中某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D.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小1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叙述

8、错误的是(  )A.最常用的载体是大肠杆菌的质粒B.工具酶主要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C.该技术人为地增加了生物变异的范围,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D.基本原理是DNA具有双螺旋结构以及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方式相同13.如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2.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