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988463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5
《因自觉走向绿意课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因自觉走向绿意课堂——听汪老师讲座有感嘉鱼实验小学何晓华孔子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四天来,潜心聆听了八场讲座。每一场讲座如涓涓溪流浸润了我的心灵,我才明白孔子要传给后人的道理——教学相长也。四天来,一场场精妙绝伦的讲座让我领略了知识渊博、风格迥异的教授们的风采。他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含蓄内敛,有的严谨治学,有的平易近人,让我大开眼界。汪丞教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幸福感的教师;刘合荣教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理论型的教师;田恒平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发展型的教师;汪力教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探究型、实践型的教师……深思熟虑后我找了自己的定
2、位,我应该沿着汪力教授指引的方向努力成为一个探究型、实践型的教师。汪教授的讲座字字句句震撼了我的心灵,扣紧了我的心弦,对接了我的缺失……给身在混沌中的我指引了一条光明大道。汪教授说:“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而这却是我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着的一大困惑。汪教授深入浅出的讲座帮我构建了高效解读文本的框架。一、文本解读的起点——读“读课文”人人都会。当我们手捧一篇新文本时第一反应也会去读,但是有的老师每读一遍都有收获,而有的老师读多少遍也是一无所获。产生这偌大差别的关键是你是否会“细读文本”。那么怎么细读文本呢?汪教师告诉我们细读的关键是潜心细读,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
3、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都要细细品味,细细体会它的作用。仔细品味着汪教授的观点,我想从以下三点谈谈我对细读的感悟:1、从语言入手推敲词句一篇课文给你,首先站在读者的基础上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样的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一个“敢”字,就值得细
4、细琢磨:小姑娘究竟是“敢”还是“不敢”?为什么她一整天都不敢抽出一根火柴来暖和一下?为什么这时候居然“敢”了?“终于”用在这里也极有分量。抽出一根火柴怎么那么难,还用上了“终于”一词?一根火柴的热量很小、光亮很小,作者为什么说:“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通过这些文字的推敲,我们可以感受小女孩的痛苦和内心的挣扎。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谈不上文本细读。2、还原生活寻找切入点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考虑,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段话: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蹲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玻璃片,伯父拿硼酸
5、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了药,扎好绷带。”我们引导学生想一想:伯父和爸爸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在旧社会的地位各是怎样的?鲁迅是大作家,爸爸是生物学家。而拉车的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两个大知识分子让拉车的坐在车子上,而自己却蹲着半跪着,在当时的社会多么不可3、寻找作品中矛盾之处寻找作品中的自相矛盾不可解释之处就是寻找文中的“缝隙”。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长江那么长、那么宽,阳春三月,江面上不会只有一只船吧?但是李白却说是“孤帆”!因为在李白的眼里,其他的船都不是船,他的心里只有这艘载着孟浩然的船。抓住了这一“缝
6、隙”,我们就能感悟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情。思议,这不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写照吗?二、文本解读的目的——吃准目标一堂语文课,目标吃准了才不会让你的教学偏离方向;目标清晰了,才能把你的课文课上得扎实。所以在解读文本时必须要把握语文教学的核心价:重点挖掘语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我们常打着“语文课要有语文味”的口号,那么怎么让你的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解读文本时既要理解内容、感悟情感,更要把握作者是怎么表达?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课堂教学时不仅要教内容(关注课文讲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
7、?)更要上升到教语言表达的形式(怎么讲?怎么写?为什么这样讲?为什么这样写?)这样的课堂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更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敏感。三、文本解读的方法——多元在解读文本时,为了吃准目标,真正体现文本的育人价值,汪教授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解读文本的方法:抓住主线,巧妙辐射全文;关注语言,品析词句段篇;隐蔽、独到的语言现象;意犹未尽的省略;典型的段式结构;纵观全局,整体把握教材……其中“纵观全局,整体把握教材”是许多老师忽略的方面。汪教授通过理论与实例相印证的剖析,让我整体把握教材有了深刻的认识:1、解读学段目标(全册角度)汪教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