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970367
大小:18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25
《学困生转化的点滴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困生转化的点滴体会从走上讲台整整26个年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同时担任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反思多年来的教育教学活动,颇有感触。在教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导致了一定数量的“后进生”的产生。在一般人心目中“后进生”似乎什么都差,是所谓的双差生,是“朽木不可雕”。一直以来,特别是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自己觉得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今天着重谈谈多年来自己在学困生转化方面的一点体会。一:分析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在多年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观察,分析和研究,我认为:首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大的,部分学生“双差”的
2、原因往往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他们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有很大的盲目性。有时犯了错误,老师和同学指出来,他们还不知道是错误,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学习是家长交给的任务,或者看做是社会形势所逼,因此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加上家庭教育跟不上,缺乏正确的引导,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特别是地处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没兴趣。造成很大的盲目性。第二,学困生表现为自卑型,孤僻型。有的学生,由于自己学基础知识差,学习跟不上,每次考试排名最后,或者缺乏特长,受同学歧视,因而在班级中感到处处不如意,受排挤,所以不愿意和同学打成一片,感觉自己总低人一等,遇到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学习
3、遇到问题,也怕问老师,同学。缺少与外界接触,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群体意识差,不喜欢交朋友,独来独往,这种同学一般还很认真,不破坏纪律,遵守校纪校规,这样长此下去,就形成自卑心理,孤僻心理。第三,表现为综合型。一部分同学所谓的”学困”.属于调皮捣蛋型,在学校,在班上,甚至在家里,都比较淘气,家长也很头疼,逆反心理强,不思进取,好高骛远,好动性强,时时表现出与众不同,甚至在班上引诱一部分同学干坏事,多次批评教育成效甚微。学习,生活懒散,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一般智力因素并不比别人差,甚至很聪明,就是缺乏勤奋刻苦的精神,有时即使在外部力量的促进下也只能“勤奋”一阵子,很难维持长时间学习。二:学困生
4、的转化方式及措施1:转变两个观念首先,不要把这些学生当做另类,不要伤害自尊心,不要当做教育的包袱,提高成绩的绊脚石,个别老师有为了追求高成绩,显示自己的教学成绩,想方设法将其推出教室,挤出校门的观念。我认为: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转变这个观念,不排挤任何一个学生,不歧视,不挖苦,尽力做好转化工作,引导其扬长避短,努力成才。其次,转变培养优生出成果,也可以使自己处于比较显赫的地位,而把转化后进生不当回事的观念。错误的认为转化后进生往往是出力不讨好。我认为:一个教师的能力大小在某些程度上体现在把一个顽劣生,一个学习差的学生转变成一个评学兼优的学生。要知道,培养优生需要能力,转化学困生更显水
5、平。2: “爱”字当头,循循善诱 不管是那种类型的学困生,都要有爱心。从心理上给学生关心照顾,疏导,使其融入班级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外界的环境因素很重要,不管是班上的同学,还是科任老师,或者是班主任,只有对这些学生充满爱护之心,赏识他们的闪光点,随时鼓励他们的进步,使他们感到自己在班里很温馨,才会和同学交朋友,和同学大胆交流,和老师成为知己,真正听从老师的教导,积极向好的方向发展。其次,要有耐心。学困生毕竟是孩子,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他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操之过急,必须遵循“反复抓”,“抓反复”这一原则。耐心教育。:3: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尊重学困生,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要
6、转化学困生,老师应该像关心尊重优生那样,甚至比这更要付出关心和体贴来尊重和维护他们的自尊。其次要信任学困生,培养自信心。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做转化工作时,不能持有偏见,应对他们充分信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于肯定,并及时给于鼓励,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教师要适时地、不断地鼓励他们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去照亮那些偏“暗”的方面,把在某一方面的激情投入到自己所欠缺的方面,全面发展。在做转化工作时,教师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应成为他们可依赖可信任的朋友。在工作中应多与他们接触,多参与他们的讨论,在讨论、接触中将思想教育的着眼点由结论灌输转向正确思想方法的形成,使他们
7、能够在社会准则和行为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独立的思考,反省,逐步形成适合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的重要地位,从而加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促使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他们能树立起“我能行”“我也行”的观念,实现身心如一的转化。4: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解决了共性问题,还有个性问题。作为班主任,要充分了解班上每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欣赏自己的学生,发现他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