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导学案.doc

化学平衡导学案.doc

ID:54955826

大小:7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5

化学平衡导学案.doc_第1页
化学平衡导学案.doc_第2页
化学平衡导学案.doc_第3页
化学平衡导学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化学平衡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特点‘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并用图像表示。3.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预习案一、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注】①可逆反应的前提条件是②可逆反应(能够或不能够)进行到底。③可逆反应中和是共存的。【练习1】下列为可逆反应的是…………………………………………………………()A氢气与氧气点燃可化合成水,水电解可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氢气与氧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B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同时,三氧化硫又有分解。C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在

2、常温下生成碳酸钙,因此这二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探究案二、化学平衡的建立【思考】常温下,100g水中可溶解204g蔗糖,现我们将220g蔗糖溶于100g水中,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探究】溶液达到饱和了,是否意味着蔗糖“不再溶”了呢?1、溶解平衡的建立【实验探究】将足量的蔗糖逐渐加入到20mL水的烧杯中到烧杯底部有适量晶体出现【讲解】-4-溶解平衡图像2、化学平衡的建立在反应CO+H2OCO2+H2中,将0.01molCO和0.01molH2O(g)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浓度不变【讲解】1、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浓度___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_生成

3、物浓度为_________,逆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2、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___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生成物浓度__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_3、一定时间后,必然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t1时刻后,v正=v逆即正反应消耗的量与逆反应生成的量相等,反应物和生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三、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条件下,____________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时__________________相等,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不

4、再发生变化,反应混合物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简称______________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⑴逆:(前提)⑵等:(实质)⑶动:⑷定:(标志)⑸变:-4-课堂练习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由O18原子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前,O18存在于() A、只存在于氧气中    B、只存在于和SO3中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SO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2.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N2和H2合成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降为零。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

5、速率增大,最后相等。D、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减小等于逆反应速率的增加。3.N2+3H22NH3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2、H2不再化合B.N2、H2、NH3浓度不再变化C.N2、H2、NH3的质量相等D.改变条件,N2、H2、NH3的浓度也不再变化5.(探究题)某研究性小组决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证明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平衡状态”。取5mL0.1mol/LKI溶液于试管中,滴加0.1mol/LFeCl3溶液2mL,发生如下反应:2Fe3++2I-―→2Fe2++I2。为证明该反应具有可逆性且具有限度,他们设计了如下

6、实验:①取少量反应液,滴加AgNO3溶液,发现有少量黄色沉淀(AgI),证明反应物没有反应完全;②再取少量反应液,加入少量CCl4振荡,发现CCl4层显浅紫色,证明萃取到I2-4-,即有I2生成。综合①②的结论,他们得出该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反应限度。(1)老师指出他们上述实验中①不合理,你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认为步骤②适合检验生成I2较多的情况,还有一种简便方法可以灵敏地检验是否生成了I2,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