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951385
大小:3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4
《张丽娜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识字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教育---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教学案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教学实质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养育,人文精神的养育离不开中国的传统的文化。我所教授的是一年级的学生,低年段的语文教学以识字为主,那么在
2、识字教学中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教育,。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我们博大精深、灿烂无比的文化是建立在汉字基础上的,离开了汉字,我们民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我就一年级下册识字八一课为例谈一谈我是如何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激趣导入:1、谜语导入:“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答案:也)2、设置情境引入新课:青草地上来了一只小青蛙,看到“也”字找到
3、了好朋友,而它自己很孤单,于是很伤心,这时来了六位朋友,它们要考考小青蛙,只要小青蛙叫出他们的名字,它们就和小青蛙做好朋友,一起玩耍。(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一开始,我就利用了中国传统的字谜引起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然后利用一段小青蛙找朋友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复习六个学过的部首,为学习本课的形声字做好铺垫。)(二)创设情境,转盘演示,识字识词:1、认识六个部首:课件展示转盘,学生认读六个部首(),并说出每个部首朋友的名字与哪方面有关系?2、认读六个形声字:青蛙每和一个偏旁跳舞,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汉字(边说边
4、转动转盘)。你看到青蛙宝宝和谁跳舞?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展示课件边教读六个组合成的形声字---“晴、睛、清、情、蜻、请”3、学生找生字中的异同点来总结形声字的规律:学生a: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都是左窄右宽学生b:它们的音节中都有韵母ing,但声调不同学生c:这六个字的右边都是“青”字,左边的偏旁不同学生d:除了“睛”字的声母是j,其他声母都是q…………教师总结形声字规律: 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也就是说形声字是由声旁和形旁组成的,声旁表音,形旁表意。(设计理念: 形声字是中国汉字造字方法之一
5、,由于形声造字法的发明和表声字的迅速增多,形声字很快在后来的汉字中占了绝对的优势,现今使用的汉字形声字占85%以上,而发展、演变的汉字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中形声字起有很大的作用。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寻找规律来探究中国传统造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汉字的兴趣。)4、创设情境,选字填空,理解字义:今天是个大(晴)天。小青蛙要让自己很(清)洁,于是它跳到水里去洗澡。青蛙(请)好朋友来做客。它对客人说:“(请)坐!”“请”还是一个神奇的字,他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现在,我是你们的妈妈,下班回家又累又渴,
6、你们看到后会说句什么话?用上这个神奇的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地方也能用到这个“请”字?说一句话小(蜻)蜓长着一对大眼(睛)。小青蛙的心(情)真好呀!(设计理念: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从古至今就一直在延续,在选字填空这一环节中,我特意让学生填写“请”字,并且引导学生用“请”字造句,从而教育学生只有做到文明礼让,才能让每个人都感到快乐,也会让自己和别人和谐相处。)5、认读生词:学生认读句子中总结出的六个词语(晴天、清洁、请坐、蜻蜓、眼睛、心情),并且认读词语中含有的一类字。6、猜字游戏:《我做你猜》老
7、师利用肢体语言表现所学的形声字,学生猜字,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形旁在形声字中所起到的作用。(三)看图说话,学习韵文。1、(出示图片)这6个生字可调皮了,现在他们又藏到这幅图里,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并且讲一讲故事。2、学习韵文:1>多种形式读韵文:师范读韵文、学生自读韵文、去拼音读韵文学生找出韵脚是“ing”,韵文中包含本课所学的形声字2>认识文中的一类字和二类字。3、在学文中渗透“青蛙和蜻蜓”是益虫的思想,带着对蜻蜓的喜爱之情有感情读韵文。师解疑:为什么要把“青蛙”称作“虫”,因为古代“虫”泛指所有动物,所以把青蛙
8、也称为“虫”。(设计理念:韵文是讲究格律的,甚至大多数要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子结尾,在学习韵文的过程中,我遵循传统的教育理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多种方式的去读韵文,学生不但可以从中感受韵文的韵律之美,而且也受到了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并且懂得了古语 中的“虫”与现代汉语中的“虫”的含义是不同的。)(四)学习生字:1、学生自选本课生字,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个性化识记生字。(设计理念:学生利用所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