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弱智儿童动作协调训练的实验研究(Ⅱ)-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碑之期Vol`含飨卷第应用心理学No才,盆,`月CHESE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J.nel,I,年水弱智儿宜动作协调训练的实验研究(n)汪文鉴何水晶孙承芳(杭州大学)(杭州市健康路小学)摘要,,本文是对弱智儿童动作协调进行系统训练之二训练内容为穿木珠和粘接纸条串对。、,。象为14名弱智儿童经过二个半月训练效果明显且表现出有一定的迁移作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弱智儿童动作显得笨拙意识水平低语言能力差进步缓慢等心理特点因,,,此训练工作的正确组织与指导是取得成效的关键本实验通过系统观察与研究积
2、萦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一、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已在前文《弱智儿童动作协调训练的实验研究(一)》中作了较详。:细的叙述这里扼要地再阐述如下.,1观察弱智儿童在动作协调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2观察弱智儿童对动作协调训练的可接受性程度.`。3探索与积累对弱智儿童进行动作协调训练的经验。,〔:,总的是为了提高对弱智儿童进行教育训练的效果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二训练内容和要求。,本文训练内容(1)穿木珠(2)粘接10张小纸条成一长串所用器材与训练要:求如下.。。,1穿木珠木珠是幼儿所通用的玩具器材体积大小不一为幼儿手指所能捏住、、、、
3、,夕;并能灵活摆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扁圆形和圆柱体四种颜色又有白黑红绿、黄、兰六种。这样各粒木珠可以有形同色异或色同形异的不同。穿的绳子是一根细。的尼龙绳,训练时教师将一串样珠垂直挂在黑板上要求儿童按照样珠串的标准由下往上的次,。,序一粒一粒地穿进去要穿得正确而且迅速在训练开始阶段教师要给儿童讲解并示、、。,,范穿木珠的手眼姿势动作对个别特殊困难的儿童还须作具体帮助指导随着训,,,练次数增加儿童逐渐地掌握了动作并熟练起来教师不再作具体指导而只是对个别。,,错误加以指点每次训练教师需逐个地记下儿童完成穿木珠的正确率所需的时间及动作
4、姿势的好、中、差。应用心理学的。样珠串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木珠穿成训练开始阶段样珠串有2、、、,:,,,粒其排列顺序为绿圆柱(12)黄扁圆(34)红椭圆(56)黑扁、、、、78)910),1112);14,圆(白圆(红圆(后阶段样珠串有粒其排列顺序、、、、、、、、、:依次为白圆红椭圆黑扁圆红圆黄扁圆绿圆柱红圆黄扁圆绿圆柱白一、、、。』兰圆柱红椭圆兰圆柱和黑扁圆.。。,2粘接纸条成长串的训练这项训练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用长22厘米.,,宽18厘米的纸条10张要求儿童先将一张纸条用浆糊粘接成一环殆然后将第二张纸,条
5、套在那已粘好的环形中再粘成第二个环形依次将其余8张纸条一个接一个地粘上去。,,成一长串在训练开始教师将一串巳粘成的纸条串挂在黑板上然后给儿童讲解并示、。,范粘接的要求与手眼姿势动作有的儿童需个别加以指导帮助当儿童掌握得较好.,,,。时即转入第二阶段开始改用长1匣米宽08匣米的纸条10张加以训练因纸条变,,短变窄要求儿童有更细致的手指动作与双眼视觉的动作协调配合训练的难度加大了。,,些由于各个儿童对第一套材料的动作掌握进步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所以教师对第二,,套材料的开始训练是针对各儿童的进步情况而有先后不同的有的早开始有的则迟些,
6、。书、开两个特别困难的儿童始终只用第一套材料训练,,每次训练教师要逐个地记下儿童完成此工作所化的时间正确率及动作姿势的好中、差。,为了更好地观察训练效果及弱智儿童在训练中的特点起见另外又针对这两项训练内容相应地设计了两项补充检查。、。、,1)穿钮扣它要求儿童按照一串样扣(共12粒有红白二色)的排列规格,,(不同颜色和数量)用一根棉纱线将12粒钮扣正确地穿进去同时另外还有2粒不同,,。于样扣串的绿色钮扣观察儿童能否正确地排除它们能否讲述理由钮扣串的排列顺..、、、、、。序是红1白2红3自3红2白1所用钮扣直径为12~15厘米的四
7、眼园钮。扣、,2)从一黄一橙二张纸条中选一条将一彩色纸条串(用橙色与黄色逐一间隔连。,成的长串)粘接成环形检查目的是观察儿童在粘接纸条串的训练基础上熊否迁移到,。使长串纸条粘成环形及时由不同颜色间隔粘成的纸条串的正确辨别能力。,,在补充检查进行时教师只讲清楚指导语不作任何具体指导帮助平时不作任何。公I!练三、实验对象与步骤实验对象为杭州市健康路小学的二班14名儿童(实验班》与三班14名儿童(对照。。,〔`’1986班)详见前文训练工作由该校教师分别结合课堂教学实施进行训练时间从。,年12月开始到1987年3月底止经寒假前后两个
8、半月每周训练活动分别安排2一3。。,次各个儿童因缺席等原因接受训练次数只是基本相等,对于穿钮扣等两项补充检查都是在穿木珠与粘接纸条成串两项训练开始前先作一。。,,次捡查然后当训练结束后又再作一次检查以训练前与训练后的检查结果作比较同时三班也相应地分别接受始与末两次检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