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

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

ID:5490308

大小:1015.00 KB

页数:106页

时间:2017-12-13

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_第1页
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_第2页
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_第3页
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_第4页
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孙锦峰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是全科医学的基本特征,全科医生应当采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来开展全科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全科医师在诊疗工作中首先要确认和解决病人的现患问题,同时管理病人连续性的健康照顾问题,并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健康及预防疾病方面的建议,从而改变病人的求医遵医行为学习提要内容病人与疾病:两个不同的关注中心以人为中心的病人照顾健康信念与医患交流两个中心person-centeredcare专科医疗全科医疗以人为本以疾病为中心案例一一位45岁的男性,患糖尿病5年,一直在一家大医院的内分泌科门诊进行治疗。由于数种口服降糖

2、药同时合用,且已用至最大剂量,血糖控制仍不理想,专科医师建议患者改用胰岛素治疗。患者不仅不愿接受,而且极为不高兴,并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血糖控制更加不理想。经人介绍他结识了一位全科医生,该医生在了解了他的糖尿病治疗情况和血糖水平后,也同意专科医师的意见,认为患者应当使用胰岛素治疗。但同时全科医生鼓励患者讲述糖尿病对他的生活、工作和心理方面的影响,以及他对胰岛素治疗的看法.原来这位患者自幼家境贫寒,靠自己的奋斗现已成为一家外企的管理人员,事业颇有成就,患者自己也十分珍惜。患糖尿病对他的打击很大,他担心会影响他的前途,而医师建议他胰岛素治疗使他觉得自己的病情严重,可能无法胜任目前的

3、工作,因此感到恐惧和焦虑。全科医生向患者耐心分析了他的病情以及使用胰岛素的利弊极其对患者生活和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经过数次交流,患者消除了对自己病情及胰岛素治疗的消极观念,并与医师商讨了胰岛素治疗方案,最后选择了白天服药,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的方法,使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也恢复了患者的自信。启示病人心理社会问题也可能是造成病人病情变化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专科医生并没有仔细探寻病人疾病本身以外的原因。全科医疗 病人第一,疾病第二病人是疾病的载体,但病人不仅仅是疾病的载体,病人除了有疾病的生物学特征外,还具有人的心理和社会学特征“了解你的病人是什么样的人,比了解他们患了什么病重要得

4、多”——希波克拉底西医:籍贯、经历、体质状况、生活方式、职业、经济中医: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人体各部分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同,病理上相互影响阴阳五行等学说注重人与周围环境的统一阴阳五行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同样的,医师们用大量的临床研究和科学实验去探索疾病的微观机制,使医学的分支越分越细,医师的关注中心也自然而然地从病人转移到了疾病科学的分化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以后,特别是工

5、业革命以后逐步分化的,到今天已经越分越细,应当说这个分化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我们今天所享受的各种物质文明,都是近三百多年来自然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model) --以疾病为中心指医学整体思维方式,即解释和处理医学问题的方式医学模式的定义把人作为生物体进行解剖分析,力图寻求每一种疾病特定的生理、病理变化,研究相应的生物学治疗方法。该模式以疾病为中心来解释病人的健康问题,视疾病为独立于社会行为的实体。将疾病从病人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抽离出来,形成了该模式的重要缺陷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生物学以疾病为中心研究病因、症状、体征

6、及高科技的医疗手段病理生理学理论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尸体解剖治疗或控制疾病优越性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理论和方法简单、直观、易于掌握资料如实验室检查、活体或尸体检查结果可以得到科学方法的确认可使医师治愈许多原来是致命的疾病,并控制许多尚不能治愈的疾患缺点忽视了病人的需求——医师致力于搜索各种资料作为疾病证据,来解释就诊者的症状和体征,作为评价病人健康状况的标准。而对于病人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如生命质量,不予评价。医师忽略了病人的主观感受和需求,致使诊疗过程机械化和失人性化医患关系疏远,病人依从性降低——病人被动接受医师的检查和处理,医师的关注重点在于疾病

7、的病理生理变化,对疾病的热衷和对病人的冷漠,致使医患关系疏远,必然导致病人依从性的降低医师思维的局限和封闭——强调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客观意义,而忽略了与病人密切相关的人格、个人经历、经济情况、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导致促进健康的措施收效甚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bio-psychosocialmodel)以人为中心20世纪中期以前,主要疾病仍是各种传染病和营养不良。随着生物医学防治手段及公共卫生的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愈来愈流行。社会变化,心理和社会压力便成为疾病和要求诊治的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