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课件

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课件

ID:5481298

大小:665.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7-12-13

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课件_第1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课件_第2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课件_第3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课件_第4页
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热镇痛抗炎药学习要求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及作用机理;掌握阿司匹林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了解其它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特点。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其中除苯胺类外,大部份药物有抗炎、抗风湿作用。为与甾类抗炎药物区别,又称为非甾类抗炎药本类药物化学结构不同,但作用机制相同,均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的环氧酶,使前列腺素(PG)合成减少有关。基本作用机制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前列腺素的合成及作用Cox-1(结构型)和Cox

2、-2(诱导型)COX-1环氧酶COX-2生理性刺激NSAIDs—病理性刺激⑴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水杨酸钠⑵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醋氨酚,扑热息痛)、非那西丁⑶吡唑酮类:保泰松(布他酮)、羟基保泰松⑷其他有机酸类:吲哚美辛(消炎痛)、甲芬那酸、氯芬那酸、布洛芬(异丁苯丙酸)、吡罗昔康(炎痛喜康)、美罗昔康解热镇痛药的分类1750年:柳树皮治疗“发热”取得成功,柳树皮苦味苷——名为“水杨苷”1838年:从水杨苷---水解、氧化---水杨酸1860年:用酚合成水杨酸1875年:水杨酸钠成功

3、用于治疗风湿热1899年: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上市1971年:英国科学家约翰·文(JohnVame)发现了阿司匹林能预防血小板的凝结,可以减轻血栓带来的危险。此项研究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奖。解热镇痛药发展史20世纪:全人工合成时代。吡唑酮类、灭酸类、吲哚类和丙酸类解热镇痛药相继问世。近年来: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剂(selectiveinhibitorsof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的发展,将本类药物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解热镇痛药发展史NSAIDs共同特点:解热

4、、镇痛、抗炎(苯胺类除外)POAHT>37.5℃T<37.5℃体温正常散热产热产热散热调定点37.5℃(一)解热:对正常体温无影响发热的机理发热激活物(细菌、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内生致热原(EP如IL-1、IL-6、TNF等)体温中枢调节点提高(>37℃)产热↑散热发热体温中枢合成并释放PGs解热镇痛抗炎药2.解热机制COX-1:存在于血管、胃、肾等组织中参与血管舒缩、血小板聚集、胃黏膜血流、胃黏分泌及肾功能等的调节;COX-2:需经诱导各种损伤因子细胞因子生成蛋白酶,PG,致炎介质CO

5、X类型与作用炎症NSAIDs的分类(1)特异性COX1抑制剂:小剂量阿斯匹林<0.5g/d (2)非特异性COX抑制剂:大多数常用的NSAIDs。(3)选择性COX2抑制剂:主要抑制COX2的制剂,如美洛昔康、尼美舒利、萘丁美酮、依托度酸等。(4)特异性COX2抑制剂:只对COX2起抑制作用的制剂如Celecoxib,Rofecoxib等。1)血管扩张,增加散热,退热伴有大量出汗2)使过高的体温下降,对正常体温影响不大3)对症治疗,延缓高热的并发症发生3.解热特点1.高热2.持久发热(应注意进行对

6、因治疗)适应症1.疼痛的机理组织损伤、炎症或过敏化学物质的生成和释放组织胺、缓激肽PG解热镇痛药(PGE1、PGE2、PGF2α)致痛感觉神经末梢疼痛致痛痛觉增敏(二)镇痛(-)2.镇痛的机理1)抑制PG的生物合成(主要)2)抑制局部致痛物质的合成,促进降解3.镇痛的特点(1)作用中等(2)躯体慢性钝痛有效;严重创伤性剧痛、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3)无欣快症、成瘾性4.适应症炎症引起的慢性钝痛、神经痛及小手术后的疼痛(三)抗炎、抗风湿(苯胺类除外)1.炎症的机理炎症反应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炎症介

7、质在内。其中PG是致炎物质与炎症介质。炎症反应急性炎症期免疫应答期慢性炎症期解热镇痛药协同作用(—)组织胺、缓激肽、5-HT等释放PG合成增加非特异性致炎物质和抗原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红斑、水肿、疼痛)2,抗炎机制:抑制PG合成(主要)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药理学特点起效快;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和肿胀;改善功能不能根治原发病;不能防止疾病发展;停药后可能迅速出现“反跳”甚至症状再现等不是病因性治疗药1)除苯胺类外均有抗炎作用2)迅速缓解红、肿、热、痛的症状3)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有抗炎作用

8、,但不能根治。3.抗炎特点4.适应症风湿热并发的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小板膜磷脂环氧化酶磷脂酶A2花生四烯酸环内过氧化物(PGG2、PGH2)血小板聚集血小板释放ADPTXA2阿司匹林(—)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1、TXA2和PGI2是生理性对抗物,TXA2/PGI2平衡失调,可导致血栓的形成。2、前列环素(PGI2),是血管扩张剂、血小板聚集抑制。3、阿司匹林小剂量(30-50mg/天)抑制TXA2的合成,对PGI2的生成无影响。大剂量阿司匹林(100-200mg/kg)则抑制血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