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oc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oc

ID:54733332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0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oc_第1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oc_第2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oc_第3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由日常教育引发的思考岱山县高亭小学戴斌波为人师的我们面对朝夕相处的学生,总是要求他们应该如何如何,不该如何如何,总喜欢把成人的幸福感强加于学生身上,让许多学生“被幸福”,迷失了童真童趣。诚然,这种语言上的外露,措辞上的指令性,源于教师对学生的负责、严爱,源于对学生的美好期望,但殊不知有时我们一气之下的出言不逊、不当举措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挫伤了学生的自信,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优化自身语言,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地位已成为现代教师必不可少的一种自身修养,只有净化语言环境,规范日常教育行为才能向学生传递积极的、健康向

2、上的“正能量”。一、“冤案”——放下威严,敢于认错不可否认,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处理事件时往往也会造成一些“冤案”。即成“冤案”,如果能立刻改正,便能“翻案”,亦可成为教育学生的现成“案例”。这样的“教育事件”正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契机。语文课上,我正在讲述残酷的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不料发现坐在中间座位上的金﹡﹡竟转过身和后面一桌性格内向的毛﹡﹡讲话,不由分说,我叫金﹡﹡起立听讲。金﹡﹡一脸委屈。趁着学生自读课文的当儿,我走到毛﹡﹡同学座位上,询问刚才的事。这才明白,由于毛﹡﹡的橡皮掉地上了,金﹡﹡帮忙捡起来还给她,刚好被我抓了个正着。顿时,心中一阵愧疚,金﹡﹡

3、是在助人,却受到了不该有的惩罚,于是立刻让其坐下听课。下课后,我占用了学生一分钟时间,讲述了我错怪金﹡﹡的事情,并向金﹡﹡道歉:“对不起,老师误会了你。请你原谅!”全班学生的眼睛齐刷刷地望着我,金﹡﹡同学腼腆地笑了。也许,这件事在学生看来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因为课堂上站立司空见惯,但是,身为人师,如果连这点承认错误的勇气也没有,那么又有什么资格去教育、要求学生呢?就是这样一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对不起”,让学生明白师生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老师有错也应该放下身段和威严,及时改正。正是教师的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由此班级中形成了这样良好的氛围,学生做错了事情能主动向

4、他人道歉,请求原谅,握手言和,小事化了。或许,等他们再长大些,就能懂得什么叫“担当”,什么叫“坦诚”。人无圣贤,孰能无错。教师的定位不应高高在上,也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抑或向学生隐瞒什么、夸大什么,而失去学生对你的信任,我们应该蹲下身子,直视学生,言语中透出平和,向学生传递一份真诚。二、“有色”——摘下眼镜,重新审视也许受我国历代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一个班级,也总能分出三六九等。一些问题生的出现常常使教师深感头疼和无措。就拿现任班级来说,多动症患者就有两名,其中一名还伴有抽动症(均经过上海医院诊断)。他们与其他学生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自控能力差,好讲空话,惹事不

5、少。针对这类学生的教育,教师更需耐心引导,讲究语言艺术和教育策略,通过言传身教向学生传递爱,以爱唤醒爱,从而健全他们的身心,完善他们的人格。曾阅读过一本书——《特别的女生萨哈拉》,书中的主人公萨哈拉被学校认定是一个需要“特别帮助的笨学生”,虽然有点自闭,但她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直到波迪老师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特别女生萨哈拉的命运。波迪老师看似行为怪异,但充满爱心,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风格。她给萨哈拉、德里等孩子带来了自由、快乐、幸福。波迪老师没有翻看他们的学校记录袋,没有把他们视作“特殊人群”,认为他们不需要“特别帮助”,而是用一种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

6、鼓励他们,奖赏他们,使他们树立起信心,拥有了实现愿望的动力和勇气。还有《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的小林校长,正因为他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所以他创建巴学园,接纳一些智力或身体有缺陷的孩子,让他们受到真正的教育,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感动之余,我也希望自己能渐渐地靠近他们,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有一次,我外出听课,嘱咐班干部全权负责班级管理,一旦出现违纪现象就把名字摘录下来,等我回来后再处理。第二天,我就把几个“捣蛋鬼”叫到办公室,其中包括一名多动症学生赵﹡。不料,赵﹡振振有词:“我又没在吵,不信,你可以去问问同学。这回,我真没吵……”我承认,由于我的

7、想当然,用“有色眼镜”看他们,一味地断定调皮捣蛋怎么能少得了他们,所以冤枉了赵﹡同学,伤害了他的自尊。反思自己的行为,我羞愧万分。不过,我又来了个“顺水推舟”:“老师相信你,基于你这次的表现,我奖励你一颗糖吧!”赵﹡高兴地接过了糖,临走不忘说一声“谢谢老师!”孩子是可爱的,教师对学生最起码的尊重就是信任,即使是特殊学生也有其闪光点。如果教师把学生定格为某一类人,或者给他们贴上“标签”,一成不变地去看待他们,把他们“一棍子打死”,那岂不丢失了人文关怀,误人子弟?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睿智的眼光审视学生,向学生传递一份公正。三、“恼怒”——调整心态,冷静处理“班班有

8、本难念的经”。学生在一起,难免会出现诸多矛盾、口角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