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类鼻疽菌病例临床用药分析

15例类鼻疽菌病例临床用药分析

ID:5471276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14

15例类鼻疽菌病例临床用药分析_第1页
15例类鼻疽菌病例临床用药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15例类鼻疽菌病例临床用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5例类鼻疽菌病例临床用药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我院类鼻疽病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诊断及其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例类鼻疽病患者进行类鼻疽伯霍尔德杆菌细菌学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患者以外伤或治疗基础疾病时起病,多以畏寒、高热、肺部感染、败血症以及脏器损害和细菌毒素引起的全身反应为主要表现,伯霍尔德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及其酶抑制剂、复方新诺明敏感率达100%。结论类鼻疽菌病治疗用药最好根据其药敏试验,如无条件可参考本文提供的经验应用抗菌药物。【关键词】类鼻疽伯霍尔德杆菌临床用药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

2、(原称类鼻疽假单孢菌,以下简称类鼻疽)所致的热带、亚热带人兽共患病,是地方性流行传染病[1],也是该地区致当地居民死亡的主要感染病种之一。临床以外伤或皮肤溃疡局部感染起病,以寒战、高热、肺炎、败血症以及器官组织损害和细菌素引起的全身反应为主要表现[2]。急性败血性类鼻疽的病死率为65%~90%。为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危害性,并设立更佳的临床用药方案,于2007年7~11月份对我院于2002~2007年间收治的类鼻疽患者进行了对临床用药的调查。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均为2002年1月~2007年11月我院各科收治经临床确诊为假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感染患者15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

3、于13~75岁,2002~2006年期间感染6例,2007年感染9例,其中有1例为13岁男童(学生),其余均为农民,居住地均在雷州半岛农村。诊断标准为患者的血液、脓液、痰液类鼻疽伯霍尔德杆菌培养阳性。患者具体临床资料与治疗用药见表1。1.2仪器与方法Bact/Alert120血培养仪和法国生物梅里埃ATBExpression细菌鉴定和药敏仪分析;试剂属仪器专用。2结果2.1临床表现15例类鼻疽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用药见表1。表115例类鼻疽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用药(略)2.2药敏结果据我院细菌室提供的药敏结果见表2。2.3类鼻疽病患者治疗概况入院前期和入院初期,有外伤、皮肤病变、脓肿或淋

4、巴结肿大的感染病例,或有消化道感染症状为主病例,或有糖尿病、肺结核、心脏病、白血病等有基础疾病患者,主要以控制基础疾病为主行药物治疗。经过1~2wk的治疗,病情反而加重,败血症症状渐现,按特异性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血培养结果,采用以上敏感药物,主要有氨苄西林及舒巴坦/替卡西林及棒酸/哌拉西林/哌拉西林及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头孢他定/复方新诺明等,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足量、交替静脉滴注,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3讨论类鼻疽假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有运动性的短杆菌,是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泥土中的腐生菌。该菌寄生在细胞内,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外伤、肺炎和心脏病等易患本病[3]

5、。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内的稻田水源及其污染的潮湿土壤中常常存活着该菌[4],本组患者有农民和学生,均家居农村,常参与农忙时节的劳务,时有引起不注意的皮肤破损和感染。该菌可从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寄居于咽喉、肺部和伤口处,可能还有消化道,大多数属隐性感染,由隐性发展成显性败血症[5]。表215株类鼻疽假单孢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略)根据本文结果,我们认为糖尿病,败血症型病人应给予降糖并联合两种以上的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根据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原则,可选用哌拉西林并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如阿米卡星)。重症肺炎,败血症型病人应静脉给予联合用药治疗,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来选药,有条件应首选泰能,并

6、适当联合复方新诺明或四环素类药物(如强力霉素)。急性败血性类鼻疽可静脉滴注头孢他啶(复达欣)6g/d,每6h1次、卡那霉素30mg/kg/d;四环素或氯霉素60mg/kg/d等治疗。有肺外化脓性病源者应连续治疗6~12个月,治疗本病无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的药物,维生素类、白蛋白、新鲜血、脂肪乳、丙种球蛋白、胸腺肽等也可应用。综上所述,一旦确诊为类鼻疽病,必须及时采取抗菌治疗措施,抗菌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抗菌药物要及早应用,疗程要足,常需联合用药。此外大剂量、长疗程的联合治疗,需注意副作用及耐药可能。【参考文献】[1]陈光远,张湘宁,曾夏杏,等.13例类鼻疽病调查研究[J].中

7、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5,11(4):52~53.[2]陈光远,张湘宁,曾夏杏,等.广东省雷州半岛地区类鼻疽病流行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90.[3]贾杰,莫成锦.类鼻疽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传染病杂志,1999,17(4):271.[4]李俐,陆振豸,韩藕儿,等.我国类鼻疽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5):292.[5]陈光远,张湘宁,曾夏杏,等.13例类鼻疽病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