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伪求真,还奈达翻译理论本来面目——壹部与通说相悖的专著《奈达翻译理论新解——真假奈达翻译理论辨析》.pdf

去伪求真,还奈达翻译理论本来面目——壹部与通说相悖的专著《奈达翻译理论新解——真假奈达翻译理论辨析》.pdf

ID:54592099

大小:221.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2

去伪求真,还奈达翻译理论本来面目——壹部与通说相悖的专著《奈达翻译理论新解——真假奈达翻译理论辨析》.pdf_第1页
去伪求真,还奈达翻译理论本来面目——壹部与通说相悖的专著《奈达翻译理论新解——真假奈达翻译理论辨析》.pdf_第2页
去伪求真,还奈达翻译理论本来面目——壹部与通说相悖的专著《奈达翻译理论新解——真假奈达翻译理论辨析》.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去伪求真,还奈达翻译理论本来面目——壹部与通说相悖的专著《奈达翻译理论新解——真假奈达翻译理论辨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卷第1期湖南生态科学学报V01.1No.12014年3月JournalofHunanEcologicalScienceMar.2014文章编号:2095—7300(2014)01—060—03去伪求真,还奈达翻译理论本来面目壹部与通说相悖的专著《奈达翻译理论新解——真假奈达翻译理论辨析》蒋显文,王芬(1.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421001;2.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部,湖南衡阳421005)摘要: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界乃至整个外语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理论经典,是中国各个层次翻译教科书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柱,解读论文不知其数,专著层出不穷.李田心的专著《奈达

2、翻译理论新解——真假奈达翻译理论辨析》力求去伪求真,试图纠正前人解读奈达学说不当之说.李著涉及面甚宽,相关理论深邃,评论全书须费大量时间读懂全书方可.该文仅将奈达翻译定义原文、译论界主流解读和李著解读比较研究,发现译论界主流解读与奈达翻译定义原文相距甚远,李的解析自有一番道理,以此向A.4fl展示李著确有独到之处.参6.关键词:奈达翻译定义;李田心;纠正通说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c读共事多年的老同事李田心教授的新著《奈达读和李著的新解读进行比较,以此为例,向有关读翻译理论新解——真假奈达翻译理论辨析》,欣喜者展示李著中与众不同的诸多新论之冰山一角.和感想良多.李著是一部

3、力作,是他十几年辛勤耕1969年,《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翻耘汗水的结晶.作者在书中陈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译定义,原文是:并作了详细的论证,这些观点与学界某些人的大不Translatingconsistsinreproducinginthereceptor相同,正因为如此,该文推荐李著,供同仁借鉴.遗language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ofthesource-憾的是在当今学界,有人常常唯外国人是从,缺乏languagemessage,firstintermsofmeaningandsee—自己的判断.对外国人的东西囫囵吞枣,尚未理解ondl

4、yintermsofstyle.透彻,更谈不上消化,就大发议论.而李田心潜心研翻译理论界出现的译文大同小异,都是下面译究奈达理论达十余载,其书中展示的研究成果基本文的变种:上是建立在科学的分析和研判上得出来的,颇具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新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指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奈达在中国特别出名,被称为翻译理论之父,风格上的对等j.其知名度远远超过在他的所在国美国.中国译论界李田心专著中的译文是:达到了言必称奈达的地步.奈达的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以译意义为先,译风格为次,用接收语再被视为金科玉律,编入了各个层次的翻译教科书;现原语信息最相当的、自然流畅的信

5、息∞.其实在西方世界,它只是以equivalent/equivalence奈达定义原文是一个句子.句子的主语是为核心术语的当代翻译理论的众多流派之一.Translating(翻译),谓语是consistsin(是),宾语是解读奈达理论的论文须从翻译定义开始,因为reproducing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ofthe翻译定义是翻译理论的第一支柱.source-languagemessage(源语信息的最接近的自然该文将翻译理论界流行的对奈达翻译定义解的信息);inthereceptorlanguage(用接收语)是re一收稿日期:2014—02—17

6、作者简介:蒋显文(1954一),男,湖南衡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第1卷第1期蒋显文,等:去伪求真,还奈达翻译理论本来面目61producing(再现)的状语,firstintermsofmeaningand化,不能说“这个句子的意义与上面的句子的意义secondlyintermsofstyle.(首先从意义的角度,其次相等或者对等.”“意义对等”或“意义相等”是不合从风格的角度)是reproducing(再现)的状语.符汉语习惯的说法;风格同样不能量化,汉语中说译论界的译文与奈达定义原文相距甚远.“风格相等”或“风格对等”同样不合符习惯;但是可1)汉语译文“在

7、译人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以说“意义相同”或“风格相同”.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这个句子不合符汉语7)汉语译文“首先指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习惯,是一个有语病的句子.汉语可以说“用汉语中格上的对等”违反翻译本质.钱钟书说:“翻译总是最美丽的词语描写中国的大好河山”,不能说“在汉以原作的那一国语文为出发点而以译成的这一国语中用最美丽的词语描写中国的大好河山”;汉语语文为到达点.从最初出发以至终竞到达,这是很中可以说“用译入语中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