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翻译理论概述

奈达翻译理论概述

ID:40171708

大小:2.01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7-24

奈达翻译理论概述_第1页
奈达翻译理论概述_第2页
奈达翻译理论概述_第3页
奈达翻译理论概述_第4页
奈达翻译理论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奈达翻译理论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奈达翻译理论概述李帆1、奈达翻译散论:(1)翻译的定义(2)翻译的学科定位(3)翻译的过程2、奈达特色翻译理论(1)语言共性论(languageuniversality)(2)翻译信息论(messageoftranslation)。(3)读者反映论(theoryofreaders'response)(4)动态对等论(dynamicequivalence)奈达翻译散论(1)翻译的定义奈达对翻译所下的定义是:“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语信息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奈达翻译散论(2)翻译的学科定位科学——奈

2、达力图把语言学应用于翻译研究。“翻译科学,更确切的说,是对翻译过程的科学描写。”奈达认为,对翻译的科学研究,应看做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种研究应以语义为核心包括翻译涉及的各个方面。奈达认为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的科学分析是大有帮助的。奈达翻译散论艺术——在奈达逐渐向社会符号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翻译理论过渡过程中,他越来越倾向于把翻译看做是艺术。他一方面认为。归根到底翻译是艺术,并认为翻译家是天生的。另一方面,他把“翻译是科学”的论点改为“翻译研究是科学”奈达翻译散论技艺(technology)——“翻译既是艺术,也是科学,也是技艺。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实

3、践和训练改进的,就像所有的技艺一样。但是翻译实际上是一个产生译作的过程,因此,翻译基本上是一门技艺,因为,这需要多种学科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译作,包括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交际理论。”奈达翻译散论(3)翻译过程检验原文译文分析重组转换……………………语言共性论各种语言具有同种的表达力。“一种语言所能表达的事情,必然能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因为他认为,人类的共性多于差异,在人类经验和表达方式中,都存在着一种“共核”(commoncore)“Whiteassnow”(白如雪,雪白)(1)“Whiteasfrost”;(2)“白如白鹭毛”、“白如蘑菇”等

4、(3)“很白”或“非常白”Springuplikemushrooms雨后春笋语言共性论主要目的在于阐明不同语言符号之间存在可转换性——可译性。奈达对这一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以新的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奈达也承认:他说“一种语言所能表达的事情,必然能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但如果表达的形式是所表达的意思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情况就不同了”。同时,不同语系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要比同一语系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要困难的多。翻译信息论奈达认为译者可以“采用处理语言结构的科学途径、语义分析的途径和信息论来处理翻译问

5、题。”翻译即交际,某种译文如果不能起到交际的作用,就是无用的译文,即严复所讲的“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因此,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信息<原文读者理解的信息译者就必须“拉长”信息的表达形式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信息≈原文读者理解的信息这种方式非常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系的原语和译语。“用这种拉长信息表达形式时,译者不能任意增加信息内容,而只是把原文那些‘不言而喻’的内隐成分转变为文字。”Son,lover,thinker,fighter,leader,Hamletist

6、heincarnationofallhumanpotentialdefeatedbysomewarpofhumannatureanddestiny.译文:作为儿子、情人、思想家、战士、领袖,哈姆莱特是某些人本来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品尝爱情的甜蜜,在事业上作一番成就,但由于人性和命运的作弄,终于含恨而死的象征。“potential”“潜力,可能性”,“thatwhichispossible”“humanpotential”指“人所能达到的一切”。defeat指“挫折”。我们只能根据全剧剧情,从天伦、爱情、事业三个角度具体阐释,得出了上面的译文。读者反应论

7、评价译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译文读者通过阅读译文后对原文作者所示信息的反应。奈达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译文读者或译文语言接受者,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反应是否一致。“译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应该是在实质上相同于原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动态对等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形式对等:(formalequivalence)关注形式和内容,是诗与诗、句与句、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对应。接受语的信息应该尽可能和源语中的各种因素分别对应。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以表

8、达方式的完全自然为目标,而且尝试将接受者与他自己文化语境中的行为方式联系起来,它并不坚持读者只有理解了源语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