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转触根外衍接轨——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pdf

内转触根外衍接轨——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pdf

ID:54377415

大小:433.5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01

内转触根外衍接轨——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pdf_第1页
内转触根外衍接轨——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pdf_第2页
内转触根外衍接轨——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pdf_第3页
内转触根外衍接轨——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pdf_第4页
内转触根外衍接轨——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转触根外衍接轨——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转触根外衍接轨——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李濠潆(彝族)内容提要:崛起于20世纪8O年代的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冲破时代文化的桎梏,内转触根,深入到本民族文化底蕴这一最根本的特质,但他们同时也与世界文化接轨,外衍接轨,以现代文明的手段重新审视本民族文化。关键词:大凉山彝族诗群向内触根外衍接轨当我们以一种横向的姿态回首整个中国当代诗坛时,会发现在中国的西南边上有一颗耀眼之星,那就是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这个诗群的出现冲破了时代文化的桎梏,不再停留在表层的颂扬,而是向内转,以本民族强大的:艾化背景作

2、为支撑,深入到本民族的文化底蕴这一最根本的特质。但是在审视这个诗群的时候,依然可以发现这群诗人绝不因为倚仗着自己强大的文化背景而固步自封,而是向外衍,在坚持自己本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以包容的姿态批判地接受主流文化的洗礼。但是,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的这种向内转和向外衍的态度并不是互相矛盾的。事实上,只有同时坚持这两种态度才能完成与本民族和时代的“双向接轨”①,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阐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宏伟命题。大凉山彝族诗群的崛起与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诗坛氛围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这个以人为本、自由活泼的文

3、学大气候,相对闭塞的大凉山才诞生了这样一支优秀的彝族本土诗人,才有了他们诗意的集体方阵”②,这体现的也是大凉山彝族诗人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虽然这群诗人在80年代的环境下打开了自己,但并没有丢失自己,而是明确自己的审美对象,向内转,平心静气地以更加深沉的眼光穿透时代,看向本民族最古老的文化精髓,以回归的①罗庆春:《灵与灵的对话——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诗论》,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第25页。②李骞:《文化的地理写作——论当代大凉山彝族诗群》,《民族文学研究》2O】1年第6期。71.风燕文乎研毙.2014年

4、2期姿势拥抱彝民族最原始的精神底蕴。在这群彝族诗人的诗中可以发现他们在写到死亡的时候并不是以痛苦或者悲哀的笔调表达,反而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壮烈。“这阳光与月色的天空/这河水与呼吸的土地/在那高高地望着/我们诞生/在那宽宽地抱着/我们死亡”(牧莎斯加《神话与历史》)①;“我知道,真正的烈火/像天空一样蓝得透明充满了梦想,所以/我对死亡也是一种渴望”(牧莎斯加《火绒草啊,火绒草》)②;“怀孕也许使人体验过主宰生命/死亡也许使人感受过永恒”(阿黑约夫《雪主》)@。在这里,死和生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一种灵魂的轮回。这

5、种死亡即是诞生的意象与彝族火葬的风俗是息息相关的。在彝族的哲学中认为,“清气上升而为天,浊气下沉而为地”④,因此,彝族自古就实行火葬,他们认为人的灵魂会随着燃烧的烟气成为清气而上升至祖先居住的天堂。所以,在彝族诗人们的诗中,死亡绝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回归到祖先的怀抱。脱去了表面的阐扬,向内以深情的姿势拥抱过去,这何尝不是在表达一个民族对遥远祖先的崇敬和仰望之情。所以,在吉狄马加这里,男人和女人的死亡也不过是一种诗意的柄居。“就这样向有悄悄地睡去/多么像一条美人鱼/多么像一弯纯洁的月牙/多么像一块

6、沉默的礁石/她睡在土地和天空之问/她睡在死亡和生命的高处”(吉狄马加《母亲们的手》)⑤;“我是一千次死去/永远朝着左睡的男人”(吉狄马加《自画像》)⑥。仿佛死亡只不过是进入了一场深沉的睡眠,在梦中走向远古的家乡,走向祖先的怀抱。向右睡去的母亲在那个世界里继续要用左手怀抱自己的孩子,向左睡去的男人们仍要用右手舞刀弄枪。死亡绝对是另一种形式的诞生,而这种诞生正是象征着彝民族绵延不绝的发展,是诗人们对遥远祖先的殷切呼唤和回归。在新中国成立到新时期之前的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主要成就表现在各民族作家诗人都在倾尽全部激情和才

7、华,抒写各民族人民怎样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挣脱旧的社会制度、精神枷锁,欢欣鼓舞步入新的社会主义社会”⑦。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调基本都是一种感恩式的,很少深入到本民族最根本的文化特质。到了80年代中期,在寻根热潮的大氛围下,大凉山一部分具有现代意识的彝族诗人们意识到应该把眼光转向本民族的内在特质。而在诗中建立起这种联系的桥梁就是“脐带”意象。脐带是婴儿与母体连接的重要物质,象征着一个婴①发星工作室编《当代大凉山彝族现代诗选》,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48页。②同上,第153页。③同上,第187页。④朱

8、文旭:《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2页。⑤发星工作室编《当代大凉山彝族现代诗选》,第18页。⑥同上,第33页。⑦罗庆春:《灵与灵的对话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诗论》,第24页。72内转触根。外衍接轨儿的归属。“我看见一个孩子站在山岗上/双手拿着被剪断的脐带/充满了忧伤”(吉狄马加《一支迁徙的部落——梦见我的祖先》)①,在吉狄马加的这首诗中,同样的文字出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