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标串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pdf

围标串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pdf

ID:54368876

大小:160.9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30

围标串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pdf_第1页
围标串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pdf_第2页
围标串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pdf_第3页
围标串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围标串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围标串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张鼎承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510630摘要:随着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行为的增多,招投标竞争日益激烈。个别投标人受利益驱使违法违规投标的行为有所抬头,尤其是围标串标,损害了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文章分析了围标串标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关键词:围标串标;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围标是在某项建设工程的招标过程中,同一投标人挂靠几个施工企业或多个施工企业约定轮流“坐庄”,并做出多份不同或雷同的投标文件,以各施工企业的名义进行投标,承揽工程项目的行为。串标是投标人通过“相互串通投标报价”,彼此之间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就投标报

2、价相互通气,达到避免相互竞争,共同损害国家或招标人利益的行为。1围标串标现象产生的原因1.1施工企业的投机行为一方面部分施工企业投机心理严重,施工企业不是通过加强企业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来增强竞争力,通过公平竞争达到中标的目的,而是注重短期行为,想通过串标获得一点眼前利益或谋取中标。再加上围标串标处理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难度,这一方面对于围标串标的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竞争力不强或亏损的施工企业无路可走,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局面,企业通过参与招投标,充当陪标的角色已经成为部分企业的重要经营收入。由于不正当竞争导致的恶性循环,陪标的潜在市场也会日益扩大。1.2分包转包的

3、客观存在施工企业内部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失控或越轨后导致以包代管,或允许企业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从而多家挂靠行为成为可能。目前,在建筑市场中,大部分围标串标中标的企业都不是实际建筑施工者。大量的工程往往通过围标串标中标后,层层转包,层层分包。中标企业或个人往往不实际参与工程的经营或管理只是通过非法手段承包工程,从而获取非法承包工程的高额垄断利润。1.3中介机构违规操作目前,招标代理机构过多过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招标代理市场则完全是买方市场,招标人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因此,招标代理机构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承揽到代理项目,往往会主动或被动采取违法违规的手段,如答应代理中保证某人中标,共谋串通损害

4、国家利益或其他投标人利益,掩盖招标人的一些违法行为,无原则地迁就招标人等。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与国家引进招标代理制度规范招投标活动的政策目的背道而驰,增大了行政主管部门的查处难度。另一方面,不公平的市场竞争导致一些靠各种关系搞违法违规操作的招标代理机构能揽到更多的业务,而一些资信好、业务能力强、依法办事的招标代理机构反而代理业务较少。这种不良市场导向使越来越多的代理机构违规操作,只重视“勾兑”能力,而不重视业务能力,导致不正之风盛行,各种违规现象屡禁不止。1.4相关机构的监管很难虽然我国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已日益完善,《招投标法》第五十三条对串标行为规定了处罚办法;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串

5、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也对串通投标做出了处罚规定;《刑法》也有“串通投标罪”的相关条款,给围标串标行为的处置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很多围标串标的工程,往往是由组织围标串标的投标人给予了其他投标人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所以其他投标企业往往不会举报或投诉围标串标的行为。政府工作人员往往无法获取相关的线索,同时给调查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难度。另外,《招投标法》和《刑法》虽然规定了对围标串标行为的处理规定,但是认定围标串标行为的具体规定还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督管理机关对于围标串标行为的处理。2防范和减少围标串标行为的对策2.1建立统一有形的招标市场,加强联合监管力度在治理围标串标问题上,一定

6、要坚持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打破地区限制和行业垄断,降低企业参加招标投标工作的准入门槛,保证各地企业参与招投标竞争,增加围标串标的难度和成本,从而逐步杜绝围标串标行为。按照要求,各地建立统一有形招投标市场,所有招标项目必须进市场进行统一交易,各行业管理部门进场统一监督。尤其是纪检、监察、检察部门参预监管,可以规范招投标各方行为,财政、审计部门参与监管,设立投标最高限价,可以有效地控制投标价格,从而在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围标串标行为。2.2招投标全过程做好保密工作在招投标过程中,做好保密工作至关重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潜在投标人情况。为了有效地保证招标的竞争性,不得向他人透露已经获取招标文件

7、的投标人名称、投标人数量,也不得透露可能影响不公正竞争的其他情况。(2)标底和评标标准。投标人获取“标底”、知悉“评标标准”后,在报价或打分时将会大大提高投标人的围标成功率,甚至直接左右中标结果。(3)如果是开标现场公布的最高限价,也必须严格保密至开标,避免投标人提前获得而有的放矢,使其投标有效或获得最大利益。(4)评标委员会名单。在评标结束以前,评标委员会名单必须保密,避免在评标过程中投标人与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