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虫治虫》教案.doc

《以虫治虫》教案.doc

ID:54239192

大小:3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5

《以虫治虫》教案.doc_第1页
《以虫治虫》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以虫治虫》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虫治虫》教案(树人学校语文组姜亚芹)(一)学习目标一、了解课文记述的生动事例和农林业上生物防治的方法;二、品味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三、学习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方法;四、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教学重点学习目标一、四(三)教学难点学习目标二、三(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文学常识1、作者介绍2、《梦溪笔谈》介绍3、二、初读课文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思考: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参考答案: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

2、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三、精读课文1、再次朗读课文,自己疏通字词句。2、组内讨论,把你不理解的字、词、句说出来,大家一起来讨论解决。3、组内还不能达成共识的或者不确定的,说出来全班同学一起讨论。4、教师适时点拨,并强调重点字词。四、赏读课文1、本文虽短,但是含义很丰富,正可谓“言简意赅”。我们先看一下几个字的妙处。(1)文中“方为秋田之害”中的“方”字能否去掉?为什么?(参考答案:不能。因为此时子方虫还没有造成祸害,一个“方”字,正表现出子方虫即将造成危害的严峻形势。如果去掉意思就变了,就和英语中的将来时和完成时的区别一样。)(2)我们再来看看“忽有一虫生”的“忽”有何妙处

3、?(参考答案:“忽”字表明事出意外,不但表现出“傍不肯”出现的突然,也反映出作者惊奇的心理感受。害虫天敌的出现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现象,虽然在当时人们对此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但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3)还有一个字我们也要注意,就是“岁以大穰”的“以”字。(参考答案:这其实是个省略句,即“岁以(之)大穰”,意思是: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由此可见,一个“以”字强调了“大穰”的取得完全是由于天敌彻底消灭了子方虫的缘故,这就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2、文章哪些情节详细写?哪些是略写?请组内讨论,并分析其好处和原因。(参考答案:介绍子方虫的天敌“傍不肯”比较详细,详写其外貌特征

4、、数量之多、剿灭子方虫的情况,而介绍子方虫危害就一笔带过,这样就突出了“以虫治虫”这一中心。)五、拓展延伸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pāo,膀胱)盛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sì,等待)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1、《以虫治虫》与上文都是写有关_____________的文章。(参考答案:生物防治)2、学过本文,给我们哪些启示呢?(参考答案:我们要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1、生活中还有那些生物

5、防止的例子呢?(参考答案:内蒙地区用鸡消灭蝗虫。青蛙吞食害虫保护庄稼。啄木鸟食树洞里害虫保护树木。蛇、猫头鹰吃老鼠保护庄稼。)六、回顾学习目标,小结本课所学内容1、了解课文记述的生动事例和农林业上生物防治的方法;2、品味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3、学习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方法;4、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七、布置作业1、复习本文重要实词和虚词。2、课后网络上收集相关的资料,小组内制作一期相关的手抄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