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228395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4
《分数的意义案例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数的意义”案例分析九真小学孙海平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教版数学教材共安排了三次“认识分数”,前两次分别在三年级上册和下册,主要是借助直观形成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第三次认识分数,侧重抽象地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三年级上册主要教学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三年级下册主要教学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逐步抽象出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概念教学,教师在设计上突破传统
2、模式,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思路新颖。 我们选取其中一个片段来具体欣赏和分析。 【案例片段】单位“1”的理解师:如果让同学们用不同的事物表示1/4,我想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的圆形纸片、一根毛线、4个苹果的图片、12根小棒表示出1/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的。生: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每份用分数表示1/4。师:你为什么要对折再对折?生:平均分。师: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生:将绳子剪成4段,每段是1/4。生连忙补
3、充:将绳子剪成一样长的4段,每段是1/4。师:你们觉得他为什么要补充?生:他前面没有平均分。生:我把4个苹果中的其中的一个圈起来,它也表示1/4。生:我用4根火柴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4。生:我用8根火柴棒,也平均分成4份,每份2根也是1/4。生:我用12根火柴棒,每份3根也是1/4。师:请大家想想,在表示1/4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都是平均分。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生:分的对象不同。生:有的分的是一个图片、一个的物体,有的是好多个物体组成的。师:一个图片、一个物体,平均分后表示
4、其中的几份可以写成分数,那么像4个苹果中的一个,12根火柴棒中的3根等这些都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为什么也可用1/4来表示?(1)师:那我们来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怎么样?(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2)反馈:生:把好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生:一个女同学,2根火柴棒都表示是整体的1/4。师:我们把这些都看成一个整体,那请你观察一下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整体吗?生:我们的班的全班同学。生:教室里坐的所有老师。生:教室里的6盏日光灯。师:像这些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我们都把它们看作单位“1”(教师板书:单位“1”)。师
5、:你觉得这个“1”与自然数的1有什么不同?生:它可以表示好多的物体。生:它可以表示一个整体。师:这样的话要把这个“1”与自然数的1要区别,你们觉得我们最好怎么处理?生:给它加个引号。师:我们把刚才的那些都看成一个整体,那请你说说他们中的一个或一盏可以表示出哪一个分数?【评析】“分数的意义”是一节常规观摩课,这部分内容概念性较强,我觉得讲课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体现了“基础要实,思维要活”的理念,他对教学的设计和处理,给我较深的感触:1、打破传统,创新教学思路。传统教学的一些方式方法常常封闭压抑了学生
6、个性和思维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的体验式学习。以往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而且也把知识内容讲出来了,但学生却对知识不甚了了。因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接受,缺乏参与体验的激情和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能调动起来。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以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发展。以上讲课教师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获得的全过程。2、精心设计,激发主动参与。
7、概念教学并不是只能枯燥讲授。唯有经过认真对教材和学生的把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发自动的参与进来,这样的学习才会有高效率。从案例中可看到,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自发的动手操作,通过选一选、分一分、折一折等等体验,学生已经主动融入整个学习过程,积极探讨和思考。教师在设计中能做到层层递进、逐步引向深入。如教师在认识单位“1”的过程中,先通过一个纸片、一根毛线等一个计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再用4个图片、12根小棒从少到多的群体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这样逐步深入来
8、认识和理解单位“1”,并且引导学生去理解单位“1”与自然数的1的区别。还有对提问的设计,也是环环相扣。这些都说明教师在课前花了很大精力来理解教材、设计教学环节,这正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3.转变角色,注重引导培养。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学习模式,这是遵循儿童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的体现。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握课堂节奏,以一个个提问和操作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没有把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