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理念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doc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理念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doc

ID:54062094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2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理念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doc_第1页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理念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doc_第2页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理念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理念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理念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把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或倾向,那就是教育的成功”。什么是习惯呢?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可以通过有意识练习形成,也可以是无意识地多次重复或只经历一次就形成。习惯一经养成,便成自然,难以改变。不久以前,有位日本心理学家调查了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发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由此可见,学习习惯是在低年级就形成了。这一发现对我的震动很大,因为我接触的学生就是这一阶段的学生。且在教学活动中也确实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并且很难

2、纠正。在参加这一课题组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一、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三字经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告诉我们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在读书中抒发了他们的感受,同时也告诉我们每一本书都在我们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在书中可以获得自己所想得到的。所以,只有学习才能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在自己年少时就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早学习,多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当老年时才不会后悔。通过各种故事、古诗、

3、名言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一心向学的习惯,放弃、弱化其他一切干扰因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只有三到齐全,那么学生在课堂中才能做到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要让学生做到“三到”,光靠学生自我约束是不够的,老师的引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从以下几点出发:1、 提前预习,明确听课的目的。2、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有助学生认真听课习惯的养成。三、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首先,我从检查入手。女儿小丹的数学成绩虽不用我操心,但我发现她的数学成绩很难得到满分,从她的卷面中和平时的作

4、业中我发现她经常抄错数据和写错答案,这些现象恰是很多学生经常出现的。为此,我进行了以下实验:先对女儿加以惩罚,即错一罚十,让她意识到计算错的后果;然后针对错题原因加以分析,使她知道自己经常犯的是什么错误,在计算和检查时可以有针对性的注意;接着,在她学习巧算时,又发现她在整理时出现多抄数或少抄数的现象,我就让她在整理时抄一个数作一个小记号,这样一来,孩子的计算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成绩基本稳定,不再忽上忽下,不该犯的错越来越少。这次的小实验使我大受启发,在教学时我也善加利用,如本学期根据教学进度,学生学习巧算的时数只有2课时,这在以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在教学中我一开始就注意了习惯的培养,让

5、学生知道巧算的好处后,对数的特征先加以辨别,给它们做一些小记号后,对相关的数结合使计算简便,在整理时每抄一个数就打一个勾,使抄错、漏抄现象大大减少,对个别不自觉的学生则进行个别辅导,使他们也能体验到这种习惯的妙处。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数大大减少,准确率比往年大大增加。其次,在应用题教学中我则注意让学生在读题时注意圈出单位名称和关键的词语,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相关数据后标出来,如还不理解的话则让学生画一画,从而保证学生理解题意。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后,目前的成绩看学生在做数学应用题时不再感到无从入手,尤其是那些原先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都有所提高。最后,在教学中还应让学生养成有序思维的学

6、习习惯。如在二年级学生在“位置图上的游戏”一课时,就应注意让学生在不断的猜测、验证、动手操作中领会添加、拿走和移动一个小圆片的方法应是从最高位(最低位)开始有序、依次地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对三个数据进行组合练习,从而培养学生有序、系统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的数学习惯有很多,作为他们的启蒙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对他们在学习时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并能从源头起杜绝这些现象,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成绩更上一层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