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055312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2
《均衡教育背景下的师生精神理念重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均衡教育背景下的师生精神理念重建万户小学张勤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已颁发多年了,各地的新课程改革也开展得轰轰烈烈,要全面地推行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要有能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教师。因此,在这一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头戏”——课程改革中,教师能否“与时俱进”是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这一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告诉我们,重建师生精神理念的必要性。改革要构建的是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绝不仅是教材内容的增删,也不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修修补补,它是从课程观念、课程结构到课程实践的深刻变革。教师在这一个过程中要面临一次大洗脑,要更新教育理念,要扮演
2、好自己的角色,要提高自身素质,以应对这场挑战。不能否认,长期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相当程度的存在着重“传递”轻“引导”,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工具理性主义。教育中的工具理性,导致的结果是,将表层的功利性的需要看作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从而导致教育的异化,忽视了学生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将其作为知识灌输的容器,这样的话,很难谈得上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时候很难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提倡为了每个人的发展,势必要改变这种状况,而课程理念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统率其职业活动的
3、总的意向,教育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能够很好地实现,所以说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推行新课程,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观和师生关系观。教师的尊严不可侵犯,而学生的尊严似乎可以随意侵犯。教师不肯“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不愿与学生打成一片。许多教师甚至在教学上还常带着一种“家长制”的作风,不尊重学生的意愿,随意扼杀学生的自主性,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情感的维系,学生对教师总带有一种畏惧、戒备、冷漠等不正常心理。久而久之,师生关系便日益僵化,没办法融洽。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与学主的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
4、能对立。”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有些老师不仅吝啬于给学生微笑,而且经常讽刺、挖苦、斥责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自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就不敢也不想回答问题或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没办法发挥出来,课堂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因此,要真正确实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改”精神,就必须重新建立一种适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新的民主师生关系,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当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他们希望教
5、师能与他们建立一种“课内是师生,课外是朋友”的关系,能与他们平等相处。这也就迫切要求我们教师要逐步摆脱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束缚,建立这种师生间能互尊互重,平等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即“互相尊重,人格平等”。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要求师生双方要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互尊互重,而且极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在自主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大胆参与,大胆发言,大胆实践,大胆创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