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053780
大小:3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2
《《鱼我所欲也》第二段阅读理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鱼我所欲也》第二段阅读理解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今为妻妾之奉为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2、解释下面各组句
2、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3、翻译下列句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4、文段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说明;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5
3、、文段将“”与“”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也让人醒悟到。一、译文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
4、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教参: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
5、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答案:1、答案见课下小字注释。2、答案:1.与,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与,给。2.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而,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3.于,介词。表示比较。于,介词
6、。引出动作的对象。4.是,指示代词。这个,这样。是,这样看来,由此看来。3、答案略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5、“一箪食,一豆羹”、“万钟”;“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生命;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