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赋研究.pdf

北宋文赋研究.pdf

ID:54017372

大小:231.2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8

北宋文赋研究.pdf_第1页
北宋文赋研究.pdf_第2页
北宋文赋研究.pdf_第3页
北宋文赋研究.pdf_第4页
北宋文赋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宋文赋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7卷第1期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VoI.27No.12006年1月JoulnaIofJinggangshanUnivelsity(phiIosophyandSociaISciences)Jan.2006北宋文赋研究王永(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062)摘要I历代赋各有特点9各有擅场0宋赋各体骚体赋大赋骈赋文赋兼备9而文赋则是最能体现宋人赋体新变之艺术成就的赋体0宋代文赋作家远绍古赋9力求创新9选材较前代更广泛9往往以文为赋9好为议论9语言散文化9由艰深华丽而变为平易流畅9追求理趣0本文对文

2、赋在北宋阶段的产生定型发展过程作了概括性的梳理9并对各个文赋作家的文赋风格予以探析9也对文赋产生的原因及在赋史上的定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0关键词I文赋9欧阳修9苏轼9赋史定位中图分类号I1207.22文献标识码IA文章编号I1673-4718(2006)01-0014-06最早指出宋人以文为赋倾向的是元人祝尧:体,盖议论有韵之文也"[2](p102)0从前一段话来看,徐H宋人作赋,其体有二:曰俳体,曰文体,后山谓:欧师曾虽然仍是从诗缘情而绮靡"~诗赋欲丽"的标公以文体为四六,,夫四六者,属对之文也,可以文准来衡

3、量文赋,对文赋颇有微词,但他是抓住了文体为之;至于赋,若以文体为之,则是一片之文,押赋尚理而失于辞"这一基本特征的0后一段话对我几个韵尔,而于风之俊游,比兴之假托,雅颂之形们理解元明之际文体研究者对文赋概念内涵的界容,皆不兼之矣"~H盖宋赋虽稍脱俳~律,又有文体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徐师曾看来,文赋的渊源是<卜之弊,精于义理而远于性情"[1]O祝尧以俳(律)体与居>~<渔父>,文赋直接摹仿的体式是<子虚>~<上文体对举,揭示了宋赋的散体特征,但赋是介于诗林>和<两都>等作,文赋是议论有韵之文"0徐师曾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4、,祝尧以风雅比兴为标准来批评给文赋下的定义虽然揭示了宋代文赋的这三个主宋赋,实际上是用诗歌的批评范畴来评价赋体,走要特征,但在范畴的界定上却有一些含糊之处0这入了对宋赋(尤其是更具散文特征的文赋)的评判个定义使文赋这一概念与同作为骈体赋相对的散误区,而这一点又为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及徐师曾体赋纠缠不清,而且没有体现出文赋强调散意"而<文体明辨>所继承,成为文赋传统观念的代表0在非散句"这一特征,这些都给文赋的辨体工作带来文学史上文赋作品除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了困难0其实,鉴于文赋一体在诗文之间的特定位<赤壁

5、赋>外,余者鲜被提及0至于宋代文赋的范畴~置,文赋中的议论具有形象性的特点,体现出一种创作状况~价值等问题则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0理趣",这一点才是体现宋代文赋作家创造性贡献的关键所在0一sn文赋,概念探源及范畴界定以<秋声赋>~<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等典范作就现存的文献材料看,最早直接使用文赋"这品为参照,结合宋赋的创作实际看,文赋的概念应一概念的是明代的徐师曾0他在<文体明辨序说>中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含义:一~以言理为旨归,不重篇说:故今分为四体:一曰古赋~二曰俳赋~三曰文中议论成分的多寡;二~以散句为特征,但

6、重在散意赋~四曰律赋;各取数首,以列于篇0"[2](p101)<文体明与散势0包括那些以散驭骈骚,以四言单句进行叙辨序说>中还有两段评述文赋的话:文赋尚理而失议的作品;三~体制短小~构思精巧;四~多用问答或于辞,故读之者无咏歌之遗音,不可以言丽矣"~按对话结构;五~音韵协和,大体押韵即可,允许自由楚词<卜居>~<渔父>二篇已肇文体,而<子虚>~<上换韵0只有从上面几条标准出发来界定文赋的范林>~<两都>等作,则首尾是文,后人仿之,纯用此畴,才能把体现宋人独特艺术创造的宋代文赋准确收稿日期I2005-12-12作者

7、简介I王永(1976-),男,吉林农安人,2003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唐宋散文0第l期王永:北宋文赋研究!"地钩沉出来淡一改赋体堆砌辞藻典故之弊这一点也是与宋文整体风格的发展趋势相一致4.用韵随意多次换二!宋代文赋的出现及"秋声赋#的韵有时干脆不用韵秋声赋也标志着宋文发展意义的一次突破性进展是打通文与赋骈与散之界限文赋的产生及繁荣无疑是宋初古文运动复苏的成功尝试和发展的结果宋文的平易化议论化和散体化倾欧阳修这篇文赋虽是赋之变调但描写刻画向给文赋提供了产生条件唐代文学的高度繁荣秋声细致入微结构取法古赋仍是保留了

8、许多赋使宋人颇觉盛极难继于是在各体文学中宋人进行体的特征的合乎赋铺采!文体物写志的传统了多方面的破体尝试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赋为何焯曰虽非楚人之辞然于体物自工至后乃推词都取得了成功形成了宋代文学迥异于唐代的独论人事初非纯用议论也讥之者只是不识公于文特风格赋与文的对撞也必然是种种破体尝试中的章变而不失其正耳[5]也正因其变而不失其正一个环节早在北宋时期即有人觉察出欧阳修醉故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