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救助机构.ppt

新加坡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救助机构.ppt

ID:54015118

大小:1.05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4-28

新加坡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救助机构.ppt_第1页
新加坡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救助机构.ppt_第2页
新加坡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救助机构.ppt_第3页
新加坡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救助机构.ppt_第4页
新加坡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救助机构.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加坡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救助机构.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组员组长:关子杨组员:(查找资料)晏毅林子荍黄小莹古碧梅(筛选和分析资料)何依倩陈望哲陆青昊杜振星(ppt制作)关子杨(ppt演示)刘颖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国有经济突出,政府力量大的亚洲国家。那这样的一个国家的社会救助制度和救助机构会是怎么样的呢?它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从中又能给我们国家带来哪些启示呢?前言Let’sgo!!!下面让我们直奔主题吧!新加坡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救助机构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救助机构项目构成特点启示存在问题社会救助制度项目构成①困难家庭房租和水电煤费补贴制度。②儿童教育救助制度。③医疗救助制度。④短期收入困难救助制度。

2、⑤低收入职工工资补贴制度。⑥困难人员消费税减免制度。⑦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其他救助计划(1)保健基金(2)伙伴基本照顾计划(3)就业援助服务项目构成特点启示存在问题社会救助制度特点提供救助来源:主要是家庭其次是福利机构最后才是国家救助对象:全体居民救助范围:全面,具体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社会救助少:2006年,所有政府社会救助项目合计享受人群只有1.8万人,只有0.4%的居民得到社会救助,且救助水平低①很高的准入门槛。②很少的享受对象。(如上)③很低的救助水平支付总金额只有1.5亿新元。同时,作为基础保障平台的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实际支付水平

3、仅为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平均开支的41%。优越性:覆盖面广,受益面大,社会效益好。(均为06年数据)项目构成特点启示存在问题社会救助制度存在问题(一)未覆盖人群在新加坡449万总人口中,还有很多需要救助的居民没有纳入社会救助制度。(二)救助水平仍然很低(三)未来挑战大1小的家庭规模和越来越高的平均期望寿命2儿童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救助需求3居民需求不断增长项目构成特点启示存在问题社会救助制度启示结合新加坡保障制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我们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强我国的社会救助建设:1、要转变思想观念。新加坡推行的以公积金为支撑的社会

4、保障制度,倡导了自立自强、自力更生,不过分依赖社会和政府的精神。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临时性生活困难而采取的保底性保障措施。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不追求标准的简单提高,要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在保证最低生活的标准上,确定在与最低工资相较恰当的比例上。现行居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410元,而最低工资为800元,一家三口有一人上班人均收入还不如一个吃低保的人的收入,再加上对低保户的专项救助差距更大,我们现行的最低工资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比例关系失衡了,养懒汉的现象就出现了;社会救助政策要在保障最低生活的基础上,鼓励就业,支持就业;进

5、而树立劳动光荣,懒汉可耻的社会风尚。2、要健全保障体系,制定《社会救助法》。新加坡社会救助制度惠及全体国民,是一张完整的大网。覆盖面广、受益面大、社会效益好。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相对较窄,甚至在同一市内在救助标准上还有不同区县之分、不同身份之分。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经费要自我保障,因地方财政力量不同,个别地方的政策执行不到位,限制措施严格,享受救助难,造成百姓之间的不平等。还有许多部门(含社会团体有近20家)都在行使社会救助职能,救助政策4、50项;重复救助与救助缺失同时存在,政府机构热热闹闹,村居干部鼓鼓捣捣,得到救助的欢天喜地,

6、没有得到的骂骂咧咧。进一步建立健全全方位、无缝隙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十分紧迫,我们要学习国外的成熟经验,努力实现一部法律统揽社会救助工作全局。3、要重点解决社会救助公平性问题。对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经费要实行上级保障制,对各地方核定专项经费数额后,由上级政府对地方实行兜底保障,避免地方管理不力或财政无力造成的政策执行不一致使工作失序,救助不平等。统一全市不同地区,不同居民的社会保障标准。城乡二元结构存在本身就没有道理,同一生活标准,在一个省市必然要用同样的资金来保障,所谓农民有收入是计算扣除的,居民物价水平高是站不住脚的,所谓居民消费水平高是

7、无理的,应当尽快消除城乡差别,不同区县间差别。4、要依法管理,从严治政。当前骗取社会救助;不及时申报降低和取消社会救助,冒领的案件不断增多。一些人认为社会救助不要白不要,自己不提供真实的情况,也不负法律责任,不受法律的追究,审批错了是政府的事。实际上骗取社会保障资金的性质,远恶劣于一般诈骗行为,而在日常工作中都没有人被追究。对骗取社会救助经费的行为,在新加坡都是从严打击的,所有案件都是由公安司法部门处理,因此,发案率很低。我们应当引为借鉴,对骗取社会救助的,以犯罪嫌疑,在掌握一定证据时,应先行报公安部门处理,确认是否触犯刑律,对刑事处罚后

8、和不够刑事处罚的,再由社会救助部门处理,这样才能体现法律的严肃性,树立法律的权威。5、社会救助需要及时,快速,救助的申请人应当对自己申请行为负责,不应过多强调行政部门的责任。目前行政部门审查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