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966702
大小:14.7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1
《深化校企合作.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深化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XXX公司是XX市现代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之一,与XXX大学、XXX学院、XXX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近年来,公司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校企双主体通力协作,在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成为企业发展人力资源储备重要途径之一。下面就深化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谈一些建议:一、深化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内涵职业教育是对未来劳动者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有一定文化水平、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劳动者,这些人才进入社会服
2、务于企业,是直接促进企业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和学校既是参与者,也是办学主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关系。目前,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参与合作还仅仅是对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和见习培训,没有全方面地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学校的办学模式、招生形式、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材选择、学生学习成绩及技能的评定等一概由学校负责,在这些环节中,企业的参与度不高,往往等到学生实习毕业时期学校才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这样的合作只是表面上浅层次的合作,算不上是真正的合作。校企双方应加强沟通与联系,深入了解分析社会和企业人才需求,共同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不
3、仅仅是实训锻炼方面,建立起“双主体”办学模式。在合作过程中通4力协作,发挥各自优势,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一方面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办学培养计划的方向,另一方面积极为企业输送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使学校和企业建立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关系。学校和企业根据市场竞争变化、劳动力需求状况,灵活调整专业设置,改善与之相统一的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毕业鉴定等,从而实现教学培养目标,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政府部门应重视企业的利益诉求在目前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由于没有国家政策倾斜,企业在与学校合作时得不到国
4、家优惠政策支持,例如:在实习方面,企业原本要向校方收取实习培训费,如今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反过来给实习学生支付生活补助,把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投资,但更多情况是合作企业成为社会人才的孵化基地,企业投入无回报,职业院校以学生实习就业人数作为教学绩效考核指标,只想着通过企业合作把学生送到企业里去学习锻炼,没有从企业的人才需求与人才稳定上考虑问题,而学生的观念是先就业再择业,一山望着一山高,把国企实习作为职业生涯第一个跳板;在安全生产方面,由于实习生并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无法建立工伤保险,加大了企业用工风险,造成企业参与院校合作积极性不高。建议政府部门要避免行为缺失,发挥主导和扶持作
5、用。首先,必须更加重视职业教育,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台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进一步加强政府的统筹和协调作用,制定细化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和相关补助,并使之与发展职业教4育有关的劳动法、企业法、安全生产法、就业促进法和税务法等相互衔接。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说学生是产品,那么企业就是市场,因此政府要利用市场机制,发挥政府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的作用,建立起一套较为合理的校企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动力驱动机制、奖励激励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同时也让职业院校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
6、业观、价值观,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能得到自己应得到的利益,使企业和学校双方互利互惠,从而改变目前校企合作中“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保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的形成。三、以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促进校企合作互利共赢2014年12月,在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由XX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市内外部分职业学校、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组建成立了XX市现代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本着自愿、平等、协商、共赢的原则,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共赢共长。校企间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共同尽责,促进校企合作互利共赢。一是人才联合培养。通过开展委托培养、企业在职员工“双元制”学历教育或
7、培训等,开展校企间人才共同培养,拓展人才培养的合作渠道,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二是设施资源共享。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建共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技能鉴定机构、培训中心等形式,发挥资源的综合效应,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三是师资共培互聘。建立教师与企业专家结对联系、相互4交流机制,开展企业专家进课堂、专业教师进企业等活动,加快职业院校“双素质、双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四是专业特色共育。通过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课程开发,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途径,促进专业特色的形成,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