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

ID:5394458

大小:876.50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7-11-09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_第1页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_第2页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_第3页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_第4页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第一节道德的起源第二节道德的历史类型第三节道德发展的规律性第四节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第一节道德的起源一、诸种道德起源说(一)客观唯心主义(天意神启论)认为人类道德的起源是上帝的意志或是天、神的旨意,道德是神意或天意的产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董仲舒(一)客观唯心主义中国:西方:灵魂中的善和人类生活中的道德均来源于神谕或神的启示。(苏格拉底、柏拉图)道德的原因就是上帝的存在。(中世纪基督教)(一)客观唯心主义(二)主观唯心主义(天赋论)道德是人的天性,是人生来就有的东西。“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2、—孟子“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王阳明西方:康德的“善良意志”(三)旧唯物主义(人性论、需要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情感或欲望。中国:“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逸,苦则索乐,辱则求荣。”西方:道德是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欲望需要的产物。(四)动物本能论认为道德起源动物的“互助”本能,人类道德是动物本能的延续。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从社会关系中寻求道德的起源。驳斥了两种谎言:1、道德是由“神的意志”或“神的启示”所创造的神学谎言;2、道德是从人的生物性即“动物性”中引申而来的谎言。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一)劳动是道德现象出现的前提条件劳动意识社会交往社会意识、社会

3、行为道德萌芽(二)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性条件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关系复杂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交往频繁矛盾出现调节规范道德出现(三)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是道德形成的基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使得社会意识分化为独立的领域,形成各自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如:道德、法律、宗教等。第二节道德的历史类型原始社会:风尚习俗道德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级特权道德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自由道德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主义道德一、原始社会的风尚习俗道德(一)原始社会道德的内容1、基本原则:维护氏族的整体利益原始社会的最高美德:维护集体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2、道德规范:平等互助、团结一致

4、平等:氏族成员与首领人人平等。原始社会的平等观念,更多地体现在分配方面。团结互助:公有的财产关系,平等的人际关系,必然会产生互助合作的伦理关系。3、社会美德:勤劳、勇敢、诚实等。勤劳: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生活资料;勇敢:人类与动物界斗争形成的品质;诚实: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决定。勇敢和刚强即善;懦弱和畏缩即恶。(二)原始社会道德的特点1、普遍性原始社会的道德在一定范围内普遍适用。“普遍适用”:原始社会的任何氏族内部“一定范围”:具体的氏族内部2、狭隘性原始的道德是对外在风俗、习惯的简单服从;“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道德只在氏族部落内部起作用3、感性直观性原始社会道德的表现形式:具体的、感

5、性的活动。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道德(一)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的内容1、基本原则:忠于君主,忠于国家奴隶社会: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服从和对奴隶制国家的绝对权威。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封建等级制度。体现封建君主的绝对权威。2、道德要求:维护人身依附和宗法等级关系奴隶社会:奴隶对奴隶主的无条件服从。封建社会:等级秩序固定化、严重化。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人分为三个等级:国王武士农夫材质金银铜、铁本性理性意志情欲职能管理国家保卫国家服从管理品德智慧勇敢节制封建社会:西方:国王——公——侯——伯——子——男中国: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3、道德规范:鄙视劳动、男尊女卑

6、奴隶社会: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化,男主女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封建社会:“三从”:未嫁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道德:争取自由、反抗压迫、赞美劳动、忠诚老实1、道德成为独立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奴隶社会:周公姬旦创立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以“敬德保民”为核心的道德与宗教;(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德的特点奴隶社会:孔子构建了以“仁”为主的仁礼结合、仁智统一的仁学伦理思想体系封建社会:董仲舒将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大大巩固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马克思恩

7、格斯选集》2、统治阶级的道德占据主导地位3、政治道德化,道德宗教化政治道德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政治就是造就和谐的秩序和良善的公民;孔孟:为政以德,正人须先正己;道德宗教化:西汉董仲舒:把道德和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结合起来,论证封建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宋代:儒释道三教合一,把道德进一步宗教化;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宣称俯首听命、逆来顺受为最高的道德真理(一)资产阶级的道德1、追求利润、唯利是图是资产阶级道德的目的和基本要求“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