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论“空白”思想的深度比较-论文.pdf

中西文论“空白”思想的深度比较-论文.pdf

ID:53908741

大小:426.7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7

中西文论“空白”思想的深度比较-论文.pdf_第1页
中西文论“空白”思想的深度比较-论文.pdf_第2页
中西文论“空白”思想的深度比较-论文.pdf_第3页
中西文论“空白”思想的深度比较-论文.pdf_第4页
中西文论“空白”思想的深度比较-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文论“空白”思想的深度比较-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5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May,2014第41卷第3期JournalofShan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VoI_4lNo.3中西文论“空白"思想的深度比较田淑晶(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天津300191)摘要:中西文论中都有崇尚“空白”的思想,两种思想之间的比较交流有助于深入理解中西文论在建构意图与目的指向上的同异。比较交流需要辨识能够交流、具有交流价值的理论构成。中西“空白”文论中颇具交流价值的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内蕴在“空”范畴

2、中的尚空思想和西方现代文论中罗伯一格里耶的空白论以及伊瑟尔对于现代文学文本“空白”的阐释。深入到理论内部能够发现,两种跨越种族、文化与时代的文学思想,其空白之所指和背后隐匿的文学观并无二致,然而,作为引生空白思想的重要要素——世界观则形同实异,中西空白文论寄寓着共同的文学追求和不同的生存期待。关键词:空白;空;世界;真实;自由中图分类号:1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01-5957(2014)03-0120-05“空白”是西方现代文论的重要范畴。早在上个世纪,瑟尔空白理论与英加登的重要渊源关系

3、不论,两种理论本身对西方空白文论的接受就引发了中西空白文论的比较研究。即已显示出相似性。然而,诚如伊瑟尔所申明的,二者并不然而,比较研究虽已开展,但两种文论思想之间的异同尚未相同。罗伯一格里耶不同于英加登和伊瑟尔,他是新小说的完全澄明。中西空白文论尤其是中国文论空白论构成复杂,倡导者和实践者,针对批评家的责难,罗伯一格里耶申述自己需要对比较对象进行仔细辨识。中西文论对“空白”的崇尚的创作思想至为重要、且极为引人注意的一个观点就是大力有其缘起的文学观、世界观,其中寄寓着特殊的文学追求,隐提倡空白。以罗伯

4、一格里耶为代表的新小说创作在伊瑟尔的匿着对生存的特定期待。而深入到这些层次的比较研究不空白论中被作为经典范本之一。在空白问题上,新小说和乔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该种文论崇尚,而且从中能够窥见中西文伊斯等人的创作分享着同样的范式结构。伊瑟尔肯定这些论在建构意图与目的指向上的同异。文本中的空白,称其不似连载小说。连载小说中的空白是出辨识中西空白文论中具有比较价值的理论,应首先了解于商业目的创作出的“额外的空白”,现代小说文本中的空其理论构成以及学界的相关认识。中国学界置于西方空白白则是为审美目的。伊瑟尔和罗伯一

5、格里耶都对空白持高度文论名下的理论主要有:英加登的“不定点”理论,伊瑟尔的肯定的态度,观照具体的理论阐述,伊瑟尔以现代小说为范空白论和罗伯一格里耶的空白论。关于中国空白文论,研究本的空白论与罗伯一格里耶可谓分享同一理论立场并在理论者将目光一致投向了古代。但是,从置于空白文论名下的命内容上互释互补。题与表述看,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空白”彷佛是一个模糊概确定中国古代空白文论理论构成中具有比较研究价值念和无限的范畴。的部分,不能遗忘比较研究得以开展的基点:中西空白文论辨识中西空白文论中具有比较价值的理论,在西

6、方空白分享同一范畴——“空白”,同时应该考虑到古代文论范畴文论一方需要做的是辨明三种文论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择不同于现代的符号形式,“空白”在古代文论中的符号形式取。伊瑟尔的空白论与英加登的不定点理论既有联系又有是“空”。在文论发展史上,“空”与其他一些范畴联合构成区别。两种理论都居于普遍层次,伊瑟尔致力于揭示文学接联合范畴,与其他一些范畴相对称构成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对受活动,“空白”被视为文学接受的对象——文学本文的结称范畴。这些联合范畴和对称范畴是中国古代空白文论的构要素;英加登试图证明文学作品的存在

7、方式和共同的形式重要理论纽结。无可否认,古代文论中存在大量提倡空白但结构,“不定点”被视为文学作品的一个共有结构。抛开伊并未付之于“空”这种符号形式的命题和表述。然而,内蕴收稿日期:2013.11-2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ZW008)作者简介:田淑晶(1977一),女,吉林榆树人,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学博士。.--——120·-——在“空”范畴中的空白思想是古代文论空白崇尚的集中、充“清”、“圆”与“空”的关系同于“灵”、“实”与“空”的关系。分、成熟的表现,故此应该首

8、先予以重视。作为本文结构的空白在结构形式上具体表现为本文线中国古代文论“空”范畴的形成以至表现出极大活性的性延续的中断、统一性的打破。伊瑟尔指出空白是“本文整发展昭示出古人对空白的高度肯定和崇尚。这种肯定和崇体系统中的空白之处(vacancy)”,是本文构成部分之间悬而尚来自于特殊的文学观、世界观和语言观。与此相类,罗伯一未决的联接点,由此伊瑟尔强调他的空白概念与英加登不定格里耶力主空白并在作品中贯彻实践,也是基于对文学、世点之间的区别:英加登的不定点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