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讲记.doc

八识规矩颂讲记.doc

ID:53873030

大小:2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10

八识规矩颂讲记.doc_第1页
八识规矩颂讲记.doc_第2页
八识规矩颂讲记.doc_第3页
八识规矩颂讲记.doc_第4页
八识规矩颂讲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识规矩颂讲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八识规矩颂讲记 第六讲 九缘生识  一 缘起  缘起,是佛教的基本理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真理,他所证悟的就是缘起。不过佛陀最初证悟的缘起,是有情生命流转的缘起。像《过去现在因果经》中说:  ‘尔时菩萨,至第三夜,观众生性,以何因缘,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为本;若离于生,则无老死。又复此生,不从天生,不从自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  这就是因缘二字的来源。因缘、简称为缘起或缘生。什么是缘起或缘生呢?在《阿舍经》中这么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又说:‘譬如有两根□芦,互相依倚才能植立。朋友们,缘名色而有识,缘识而有名

2、色;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正复如是。朋友们,两根束芦,拿去这根,那根便竖不起来,拿去那根,这根便竖不起来,名色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正复如是。]  名色和识互相依存,才有生命体的存在。所以因缘二字,简单的说,就是组成一切事物的关系和条件。生命体的存在,是以名色和识互相依存而有的。但其存在,有其前因后果的依存关系(因果关系),也有识和名色(精神主体和物质性身体)同时的依存关系。这异时的因果和同时的依存关系,就叫做因缘。不过最早的因缘——即缘起,是生命流转的缘起,到后来则扩大到万法生灭变化的缘起。譬如《入楞伽经》中说:  ‘大慧,一切法因缘生有二种,谓内

3、及外。外者谓以泥团、水、杖、轮、绳、人工等缘合成瓶、泥钵,草席、种芽、酪酥亦复如是,各外缘前后转生;内者谓无明、爱、业等生蕴、处、界法,是谓内缘起,此但愚夫之所分别。]内缘起,是有情生命流转缘起,即是佛法中的‘十二缘生’,也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无明、是我们蒙昧的生命原动力,行、是盲目意志冲动之下的行为,识、是业力寄托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受业力牵引,纳识成胎,这时的受精卵,已经成为精神和物质的混合体(即所谓生命体),所以称为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入,六入、就是母

4、胎中的婴儿发育到六根位(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备)。触是出生后数岁以内的幼儿,感觉器官与外界接触,童心未凿,只是直觉,无分别心,所以叫触。受、是年龄渐长,对外的感觉有了领纳的作用。领纳有三种,顺我意者称乐受,违我意者称苦受,不顺不违的称舍受。有了苦乐之受,以受为缘,就有了爱——爱憎取舍。爱就是贪,贪名贪利、贪财贪色,以贪为缘而生起取。取可说是占有,对所爱的一切固执不舍,由取而成为有。有是‘存在’的意思,也是业的意,这是由取而熟切追求,由此造成必得后报的业。有了业因,必有果报,这果报就是生——即是下一世生命开始的生。有了生、就必有老死。在生后死前,

5、又有触、受、爱、取、有,周而复始,就是生命流转。  外缘起,是万法生灭的缘起,最普通的例子,就是以麦种豆种为因,以阳光、雨露、及人工等为缘,就有麦子豆子的生起;以泥土调水及工具为因,就有瓶、钵的生起。生起起要仗因托缘,变异、坏灭也要仗因托缘,仗因托缘,就是仗依生起此法的因素和条件。一切法是依赖因素条件组合而有,所以一切法只是现象,不是‘本体’。一切法受到因素条件(因缘)的变异而有变化,所以一切法无自性(没有固定之性)。无自性又称性空,此称之为‘缘起性空’。  万法离不开缘起,大致说,这就是缘起。  二 四缘五果  有为法的生起,必依因缘之和合。有因有缘,

6、必然生果。因此,唯识学上立有‘六因、四缘、五果。’之说。事实上,因和缘没有什么差别,概略的说,因即是众缘之一,缘也是生果之因,不过在生起万法的关系条件上,因是较重要的一个条件而已。因此,六因之说,只是四缘的另一种分类方式。于此先介绍四缘,四缘是因缘、等无间缘、所缘、增上缘:  一、因缘:因缘,是事物生起的众多关系条件中,具有生果能力的条件。经上说,‘谓有为法,亲自办果],称为因缘。但仅只有因仍不能生果,要因、缘具备才能生果。同时、在唯识学上的因缘,又不同于一般缘起的因缘。唯识学以‘万法唯识’立论,万法生起,皆是种子起现行的后果,因此,唯识学上的亲因缘,就

7、是第八阿赖耶识中含藏的种子。以种子生现行,始有宇宙万法。但‘法不孤起’,种子生现行,须要下列三缘具备。  二、等无间缘:等无间缘旧译次第缘,新译等无间,意思是‘密密迁移,等无间隙],这是指我们的心识生起,念念生灭,刹那不停,前念心为后念心开导,引令后念心生起,前念为后念的缘,后念亦为前念的缘,次第生起,故亦称次第缘。  三、所缘缘:所缘缘旧译缘缘,这是心识攀缘外境的时候,此能攀缘之心,对所攀缘之境而生起,即是以境为其所缘。所缘缘这两个缘字,前一个缘是境,后一个缘是四缘之一的缘。语云:‘境由心生,心因境起。’心生之境是法境,属于心法,引心生起之境是外境,属

8、于色法,二者全是心识攀缘的物件。  四、增上缘:增上是增加或加强的意思,对于一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