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争竞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表达史研究

译介、争竞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表达史研究

ID:5384902

大小:1.40 M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8

译介、争竞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表达史研究_第1页
译介、争竞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表达史研究_第2页
译介、争竞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表达史研究_第3页
译介、争竞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表达史研究_第4页
译介、争竞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表达史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译介、争竞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表达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5年第1期社会主义研究No.1,2015(总第219期)SOCIALISMSTUDIESSerialNo.219译介、争竞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表达史研究陈红娟【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包含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内容中国化,一是形式中国化,即话语中国化。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首先通过译介产生,译介话语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初始形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与国民革命话语、苏联话语的争竞,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革命”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第一次理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经验”,用

2、“建设”、“发展”代替了“革命”,逐渐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表达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27(2015)01-0043-08【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共产党宣言》汉译本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研究”(14CKS008)。【作者简介】陈红娟(1983—),女,河南省鹤壁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

3、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炼符合中国实际需求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既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进一步科学化、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要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吸收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概括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构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学术观点的创新,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内容;一是理论学术观点表达方式、表述形式的创新,即话语体系,包括概念、范畴、表述及其话语方式的创①新,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4、体系的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亦是如此,主要包含两方面基本内容:一是内容中国化,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中国实践,实现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一是形式中国化,即承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成符合中国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的“中国话语”,即话语中国化。“由于东西方在思维习惯、惯用的话语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它会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解释力产生制约,从而影响其运用和传播。这样,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的中国化,必然涉及其话语形式②的中国化”。一、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翻译引介与意义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一个前提就是把德语、俄语、英语、

5、日语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翻译成汉语文本,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被译介到中国的过程中,就已经被‘中国③化’了,或者至少,‘中国化’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步骤就是通过译介阐释,将43呈现为德语、俄语、日语等他国文字语言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转化为以中文为主体语言形态的中国式理论话语,使其为中国人所理解和接受成为“可能”。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党内能直接看外国书的人很少,凡能直接看外国书的人,首先要翻译马、恩、列、斯的著作,翻译苏联先进的东西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东④⑤西。”“不要轻视搞翻译的同志,如果不搞一点外国的

6、东西,中国哪晓得什么是马列主义?”可以说,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必然先通过译介产生,译介话语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初始形态。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转换,而且兼具阐释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不仅决定了哪些理论传入中国,以何种姿态进入中国,而且也反映了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需求的轻重缓急,“翻译作为一种双向的话语⑥交际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接受”。翻译在原则上必须尊重原著,但不同语⑦言之间的互译性完全是历史地、人为地建构起来的,是虚拟对等而非透明互译,“任何一种翻译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之下产生的,翻译作为一种话语的言说方式,在其存在

7、的样态中不仅体现为‘说什么’,同时也体现为‘谁在说’、‘以什么方式说’、‘对谁说’。对于同一文本,由于译者具有不同的政治身份、面对不同预期的读者,他们在对某些字词的用法、意涵上就会显示出不同的处理方式,由此折射出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和解⑧释的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存在一定张力,每个译者的译文选择、翻译策略、翻译动因都会出现一定差异。事实上,不同译者都根据自己的目的对文本展开阐释,尝试建构中国语境内“对等词”的特定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的翻译家们无一不是抱着明确的目的去选择和翻译国外作品。他们在翻译过程中都强调翻译活动的目的与功能,而不一定忠实地再现原文,他们利

8、用翻译的教化及传播功能,通过翻译来达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