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42560
大小:3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8
《数学教学方法之讲解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讲解法 讲解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而且有重点地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通过叙述、描述事实、说明问题,解析概念和规律,论证原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教师讲,学生听。 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一些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教师就有必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运用讲解法帮助学生理解。如,下面应用题:“某灯泡厂1988年生产灯炮8.4万只,按每年递增25%计算,到1991年可生产灯炮多少万只?”中的“按每年递增25%计算”一句话,对小学生来说是不易理解的,但正确理解这句话就是解答这一道题的关键,一位教师就是运用讲解法使学生理解上面一句话的。讲解
2、前,教师挂出一幅方框图: 然后解析说,“每年递增25%”即每年都比前一年增长25%,就是说,1989年灯炮产量应是1988年8.4万只的基础上再增加“8.4万只的25%”只灯炮,如果1988年的对应分率定为1,那么1989年的对应分率应是1+25%。但是我们要注意1989年的“1+25%”中的1所对应的产量是8.4万只。如此类推,1990年的灯泡产量应是1989年灯泡只数的基础上增加“89年灯泡只数的25%”,其对应分率也是(1+25%),但这里的1所对应的灯泡产量是89年的产量就是8.4×(1+25%)万只。(教师指着挂图中的第一个箭头说)为
3、此,1991年的对应分率也是(1+25%),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1所对应的灯泡产量应是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再说:每年递增百分之几中的递增的意义是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加它的百分之几,因此,尽管对应分率同是(1+几%),但分率中的1所对应的数量是不同的。象上面这样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不作必要的讲解,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在数学教学中,讲解法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讲解法的主要作用 第一,帮助学生理解较抽象的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教材中重要的思想方法。 第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教科书篇幅有限,数学知识应用很广,但在教材中不可能一
4、一列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学识经验,通过讲解向学生提供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材料,提供一些科学的数学解题方法等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从“讲解法”这个名称来说,容易被人误认为积极作用只属于教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即教师讲,学生只是听,不用动脑。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使用讲解法教学只能收到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结果。(二)讲解法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有明确的讲解计划,抓住教材内容的中心、关键讲解,抓住学生认识上的难点讲解。 第二,讲解时,语言要准确、简炼、生动,前后连贯,要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起积极的智力活动。 第三,讲解内容要
5、清楚明确,层次鲜明。既要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又要注意抽象性与形象性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 讲解法同样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单纯的讲解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运用讲解法教学,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注意力能集中较长的时间,故对小学生来说,不宜多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