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西平教育原则.doc

陶西平教育原则.doc

ID:53824781

大小:4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07

陶西平教育原则.doc_第1页
陶西平教育原则.doc_第2页
陶西平教育原则.doc_第3页
陶西平教育原则.doc_第4页
陶西平教育原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陶西平教育原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陶西平:换一种眼光看教育A、苹果原理与价值观  美国《时代周刊》调查过两组人,一组有犯罪记录,另一组事业有成。面对同样的问题:“在小时候,母亲做的哪件事情对你一生影响最大?”有两人讲到同一件事。  有犯罪记录的人说,母亲端来一盘苹果,其中苹果有大有小,有青有红。弟弟抢着说要大的,遭到母亲批评。其实我也想要大的,但这样说会挨批评,就反着说。结果母亲很高兴,把大苹果奖励给我。那件事给我印象:要想得到最多,就得说假话。  另外一组有人却说:母亲端来苹果,我想要大的,可母亲说:你们都去除草,谁除得多就可以得到大苹果?最后,我除草最多得到大的。那件事给我印象:要想得到最多,就得付出最多的劳动。

2、  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不能说讲假话的孩子智商低,但他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教育价值的最重要体现,教育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过去,我们重视对知识点的把握,而对于加强德育体系中的德育点和德育场的研究不够。往往在有意无意间扭曲了学生价值观。有一些孩子学会了看教师脸色行事,回答问题时看教师,教师微笑就是答对了,瞪眼睛就是答错了。当学生的回答接近教师所期待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就表现得特别高兴。这其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  实际上,价值观是我们的一个教育目标,不是一个教育工作。一提到德育就会想到班主任、德育干部,这种想法还是把德育看成工作,没

3、有看成正确目标。看成正确目标,就要增强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性,让全体教师成为德育的骨干力量。   B、木碗原理与德育观   这是个阿根廷的故事。一家人吃饭,父母、孩子和爷爷。因为爷爷手指颤抖,经常把碗摔在地上,父母不耐烦了,就弄来一个小木碗,让老爷爷在旁边小木桌上吃饭。  一天,父母回来看到孩子正拿一块木头刻着什么。他们好奇地问孩子,孩子回答说:“我在刻木碗,将来给你们老了用。”孩子的话让父母很震动,晚上又重新把老爷爷请到大桌上吃饭了。  故事中,父母一句话没说,但孩子从他们的行动上学会了父母的价值观。  我们讲教育过程,特别是德育过程,要避免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形,尤其在现在社会上诚信

4、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必须重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验环境。  北京某所小学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家长向校领导反映一位教师推孩子,还把桌子推倒了。校领导开始调查时,那位教师马上对班里的孩子说:“你们是不是看到我无意中推倒桌子的?我是不是当时向那位同学道歉了……”  事实面前,这位教师不肯承认错误,还在掩盖。  我想,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教师有勇气承认自己不懂、不会或者做错了,那么对孩子来说,教师对自身的矫正行为是具有巨大教育震撼力的。   C、钉孔原理与师生观   一个人脾气不好,问父亲怎么改。父亲说:“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院子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过了几天,这个人告诉父亲:“我已经好几天没钉

5、钉子了,这些天都没发脾气。”父亲很高兴,又告诉他:“如果一天不发脾气,那么就去拔掉一颗钉子。”  过了些日子,这个人又来告诉父亲:“我把钉子拔完了,现在坏脾气改掉了。”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说:“你看,虽然钉子被拔掉了,但是钉孔都留在上面。你要记住,你伤害了别人的情感是会在别人的心上留下伤痕的。”  中国心理学会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3.4亿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有约3000万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心理健康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我想其中可能就有来自教师的师源性伤害。  我前不久参加过一次聚会,来的都是我以前教过的学生。一个学生问现在某某老师

6、在哪,很想见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二十年前,那位老师发现有人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后,非常气愤,质问是谁写的?在场没人承认,他就认定是我写的,还说别辩解,回去写检查,要不不许上课。我现在只想告诉那位教师,名字真的不是我写的。”  这是个埋藏了二十年的委屈,我们不能轻视啊!现在常说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说着容易,做着难。教师要特别注意在情感上不要伤害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师源性的心理伤害。  D、根雕原理与教育观  弃之荒野的树根是无用的废料,然而到了根雕艺术家手里,经雕琢却成了艺术品。这种加工,不仅使树根的艺术价值得到挖掘,它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也提高了。  从某个侧面说,教育也像一位根

7、雕艺术家加工一个根雕艺术品的过程。对教育来说,好的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能力上。  以前,我们看一个学校的好坏,大都看它的毕业生情况。其实毕业生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结果,它不一定能完全体现一所学校的教育能力。  优质教育的重要特征是高水平的教育能力,即具有高水平促使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眼光。  根雕艺术家拿到树根,会先看它的优点。可我们看待学生时,往往先看学生的缺点。缺点不是不能看,而是要把它看作是发展的起点。  教育任务是创造适合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