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17782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7
《想当个优秀老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想当个优秀老师,看看你有没有这“五气”在平时和一线教师的交流中,经常会有教师提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问题,把平时对话中零零碎碎表达的一些观点,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愚以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进行五项修炼,我形象地称为涵养“五气”。“气”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概念。孟子有“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文天祥《正气歌》开篇也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浩然气,沛乎塞苍冥。”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则把“气”讲得更有点悬乎,说他凡在写文章之前,都要高声吟诵《史记》,曰是向太史公借
2、“气”。因为向太史公借得了“文气”,所以韩愈的文章常常纵横捭阖、汪洋恣肆、一泻千里、气势恢宏。无论是孟子、文天祥,还是韩文公,他们都强调要堂堂正正做好一个人,正正经经办成一件事,就必须善养“浩然之气”。具体到一位优秀教师的“浩然之气”,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涵养:一、读书滋养底气关于教师读书重要性的问题是毋庸讳言的。对此,我也确实无甚高论,只想引用朱永新教授在其《我的阅读观》一书中所表达的几个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主要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
3、育。”在日常人与人的交往交流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溢美之词。如果去除掉其中一部分的溢美因素,细细想想,其实颇有启发。别人的一席话为什么能给你醍醐灌顶、如沐春风的感受?为什么能给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为什么能给你以诸多的人生有益启迪?其实,一切皆在于这位说话人的丰富与智慧、畅达与幽默、深邃与厚重。反观,为什么我们许多老师在一些公众场合(包括在网络论坛、QQ交流群)却不敢发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言说的底气不足。而一个人言说的底气从何而来?源自实践,源自思考,但更多的还是源自读书
4、。所以,唯有读书,才能不断丰富我们思想的深度,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人生的厚度;才能让我们变得视野更加开阔,行动更具智慧,精神更加充实。二、思考孕育灵气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更是滋养学生精神成长的事业,心灵的事业需要用心去思考。《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的职业是一个注定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但是,如果教师把终身学习仅仅视为个人的后续学历进修、教育主管部门所举办的各类继续教育的培训、考核等等,却没有教师源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没有基于实践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没有教师对自身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教
5、学行为的反思与改进,这样的继续学习与终身教育注定是很难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的。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一根思想的苇草。”人原本就像苇草一样柔弱、像苇草一样渺小,而人之所以能够变得坚韧、变得伟大而高贵,一切皆在于人能够“思想”,思想孕育伟大。一切伟大人物的非凡成就无不是思想孕育的成果。著名教育家杜威更说过:“知道什么叫‘思考’的人,不管他是成功或失败,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教育是直击人的心灵的工作,如何让我们的教育对象敞开心扉,如何让学生的心灵通过我们的教育得到净化、得到美化,没有思考无法实现;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未
6、来的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现实的教育应该如何培养造就这样的人才,没有思考无法达成;教育的现实更是错综复杂,乱象纷呈,没有思考,我们就很有可能被各种表象所迷惑,被各种问题所困扰,而丧失求真的能力。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任何时候都少不了对教育的思考,唯有思考才有方向,唯有思考才有思路,唯有思考才有正确的策略和措施。亚圣先师孟子的“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三、创新激发锐气教师的工作是庸常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繁复而琐碎的工作。也恰恰就是这些日常
7、的繁复与琐碎,在一天天消解了我们教师自身的锐气。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个基本的问题是,我们是每天都在习以为常“重复昨天的故事”,还是每一天都能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不同的思想境界,不同的精神状态,不同的工作态度,自然也是完全不同的人生结果。也许教了十几、二十年,我们所教的年级、教材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一个个章节、一条条定理,我们早就烂熟于心,即使我们不去研究教材,不去设计教案,一样能把课上得有条不紊,有板有眼,有章有法。但是,我们是否知道,这十几年的课程改革,无论在课程的理念,还是
8、在课堂教学思想和方法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我们仍然拿着十几年前的“一张旧船票,怎么能登上语文课改的新客船”?再试想,即使年级、教材丝毫未变,但是,我们每天所面对的学生却是变化的,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和不同时代不断变化的学情,我们又怎么能“以不变应万变”?人们也常说,教育不是工业生产的流水线,教师更不是流水线上的一名操作工,教师的工作是最具创造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