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矩形的性质.doc

[教学设计]矩形的性质.doc

ID:53809895

大小:10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7

[教学设计]矩形的性质.doc_第1页
[教学设计]矩形的性质.doc_第2页
[教学设计]矩形的性质.doc_第3页
[教学设计]矩形的性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矩形的性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矩形的性质[内容]教学目标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3.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矩形的性质;难点是性质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设计一、用运动方式探索矩形的概念及性质1.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及边、角、对角线方面的性质.2.复习平行四边形和四边形的关系.3.用教具演示如图4-29中,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演变过程,得到矩形的概念,并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分析:(1)矩形的形成过程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2)矩形只比平行四边形多一个条件:“有一个角是直角”,不能

2、用“四个角都是直角的行四边形是矩形”来定义矩形.(3)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还具有它自己特殊的性质(个性).(4)从边、角、对角线方面,让学生观察或度量猜想矩形的特殊性质.①边:对边与平行四边形性质相同,邻边互相垂直(与性质定理1等价).②角:四个角是直角(性质定理1).③对角钱:相等且互相平分(性质定理2).4.证明矩形的两条性质定理及推论.引导学生利用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矩形的概念以及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规范证明两条性质定理及推论.指出:推论叙述了直角三角形中线段的倍分关系,是直角三角形很重要的一条性质.二、应用举例例1已知:如图4-30,矩形

3、ABCD,AB长8cm,对角线比AD边长4cm.求AD的长及A到BD的距离AE的长.分析:(1)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此可以让学生作一个系统的复习,在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两锐角互余.边角关系: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设AD=xcm,则对角线长(x+4)cm,由题意,x2+82=(x+4)2.解得x=6.(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AE×DB=AD×AB,解得AE=4.8cm.例2如图4-31(a),在矩形A

4、BCD中,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AOD=120°,AB=4.求:(1)矩形对角线长;(2)BC边的长;(3)若过O垂直于BD的直线交AD于E,交BC于F(图4-31(b)).求证:EF=BF,OF=CF;(4)如图4-31(c),若将矩形沿直线MN折叠,使顶点B与D重合,M,N交AD于M,交BC于N.求折痕MN长.分析:(1)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把矩形分成四个等腰三角形,即△AOB,△BOC,△COD和△DOA.让学生证明后熟记这个结论,以便在复杂图形中尽快找到解题的思路.(2)由已知∠AOD=120°及矩形的性质分解出基本图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经过计算可解决(2)

5、,(3)题.(3)第(4)题是用“折叠”方式叙述已知,利用轴对称的知识可以得到:折痕MN应为对角线BD的垂直平分钱,即为第(3)题中的EF.根据第(3)题结论:MN=BC=2NC=BC=答:(1)对角线BD=8;(2)BC=;(3)MN=)例3已知:如图4-32(a),E是矩形ABCD边CB延长线上一点,CE=CA,F为AE中点.求证:BF⊥FD.证法一如图4-32(a),由已知“CE=CA,F为AE中点”,联想到“等腰三角形三合一”的性质.连结FC,证明∠1+∠2=90,问题转化为证明∠1=∠+3,这可通过△AFD≌△BFC(SAS)来实现.证法二如图4-32(b),由求证“BF⊥FD”

6、联想“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构造以DF为底边上高的等腰三角形,分别延长BF,DA交于G,连结BD,转化为证明△BDG为等腰三角形以及F为GB中点,这可通过△AGF≌△EBF(ASA)及GD=EC=AC=BD来实现。三、师生共同小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如图4-33.指出由平行四边形得到矩形,只需要增加一个条件:一个角是直角.矩形的概念及性质。矩形中常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四、作业课本第149页2,4题,第160页第2,5题。补充题:1.如图4-34,E为矩形ABCD对角线AC上一点,DE⊥AC于E,∠ADE:∠EDC=2:3,求:∠BDE的度数.(答:18°)2.如图4-3

7、5,折叠矩形ABCD纸片,先折出折痕BD,再折叠使A落在对角线BD上A′位置上,折痕为DG。AB=2,BC=1。求:AG的长。(答5-12)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教学需1课时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