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doc

早期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doc

ID:53791271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7

早期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doc_第1页
早期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doc_第2页
早期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doc_第3页
早期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早期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早期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一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接受亚低温联合治疗,治疔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疔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好转,结论:与单纯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相比,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方案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且预后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早期机械通气

2、治疗;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17-01重度颅脑损伤主要包括广泛脑挫伤、广泛颅骨骨折、脑干损伤、颅内出血等。颅脑损伤会导致颅内压力迅速增高,进而发生脑组织供氧失衡和脑血流灌注不足等临床症状,具有较高死亡或致残的风险[1]。亚低温对于急性重度脑损伤患者脑部的保护作用已得到了广大医学工作者的认可。同时,联合利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对于提高患者血氧,增加氧气供应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2]。本次临床研究对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

3、12年2月一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屮男31例,女19例,年龄在30-65岁,平均年龄为40.6±5.8岁,患者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7例,摔伤10例,砸伤3例,格拉斯哥昏迷(GSC)评分(5.8±1.9);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在28-63岁,平均年龄为38.9±3.4岁,患者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5例,摔伤9例,砸伤6例,格拉斯哥昏迷(GSC)评分(6.0土1.3)。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根据伤势分别

4、给予脱水、止血、防感染等急救处理,需手术者立即开颅手术。观察组、对照组均采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首先切开气管,以迅速缓解颅内高压状态,同时使用机械辅助通气设备保持通气治疗,治疗过程中主要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a02)、二氧化碳分压(PaC02).动脉血氧分压(Pa02)等血气指标水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头部选择性或全身亚低温治疗,治疗选用降温毯和冬眠合剂(度冷丁、异丙嗪、氯丙嗪)静脉泵滴入。1.3评价标准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内接受随访,并使用格拉斯哥(GSC)预后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为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5个等级。总有效率等于重残率、

5、中残率、良好率之和。1.4统计学处理两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进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当P<0.05时确定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03讨论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由于中枢性循环和呼吸系统容易发生紊乱,进而导致低氧血症和呼吸功能紊乱,若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还会引起其他器官的损害及继发性脑损害。及时给予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障碍,提高血氧饱和度(Sa02).动脉血氧分压(Pa02)等血气指标水平。文献报道早期采取机械通气能够帮助患者度过脑水肿高峰期,降低颅内压力,可显著改善病情,提高恢复率[3]。近年来相关临

6、床医学研究表明,亚低温(30-33°C)用于治疗急性重度脑损伤具有较理想的疗效,能显著保护颅脑功能,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缓解颅内压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采用冰毯与冬眠合剂相结合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时避免发生肌颤,同时冬眠合剂还能够抑制植物神经中枢和小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和大脑皮层,使患者进入冬眠状态,降低机体耗氧量,避免重度颅脑损伤早期并发症的发生[4]。本次医学研究表明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方案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且预后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谢万福,汤建明,王茂德,等.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

7、监护的临床意义[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6,5(4):349-351.[2]只达石,张赛.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疗机理及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7(5):316-320.[3]郁群,杜新建.机械通气在颅脑外科临床应用的研究[J]・上海医药,1998,10(3):23-24.[4]陈纪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使用冰毯机与常规物理降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7):49-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