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文化教学中如何把握“度”——以“黄山”一课教学为例-论文.pdf

在旅游文化教学中如何把握“度”——以“黄山”一课教学为例-论文.pdf

ID:53770120

大小:32.2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5

在旅游文化教学中如何把握“度”——以“黄山”一课教学为例-论文.pdf_第1页
在旅游文化教学中如何把握“度”——以“黄山”一课教学为例-论文.pdf_第2页
在旅游文化教学中如何把握“度”——以“黄山”一课教学为例-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旅游文化教学中如何把握“度”——以“黄山”一课教学为例-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年7月中教学心得在旅游文化教学中如何把握“度”—以“黄山”一课教学为例周晓芳(浙江省象山职业高级中学)[摘要]本文以“黄山”一课为例,探讨在旅游专业课堂中入口的“坡度”、设问的“梯度”、课堂的空间与教学的“宽度”、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师生的“交互度”。教师通过对“度”的把握,提高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效果。[关键词]有效教学旅游专业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有效展区”的结合点上,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果子,使学的旅游专业课堂教学需要教师通过掌握各种各样的生的思维强度出现“临界状态”。如“黄山”这堂课“度”,去激发学生的“悟”。本文以“黄山”一课为例,

2、的导入设计,可以借助黄山的视频介绍,最后定格在探讨了在旅游专业课堂中入口的“坡度”、设问的“梯“五岳归来不看岳,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句上,既度”、课堂的空间与教学的“宽度”、学生的“参与度”展示了黄山风光之美,又及时复习了旧知识(五岳的以及师生的“交互度”。有效的课堂教学,需真正调知识),同时顺利地导出“黄山特有的地位和文化价动学生,鼓励学生全员、多层次参与,在充满着自由值”,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使新旧知轻松、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师生之间情感、思想、识产生有机联系,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智慧的交流,从而构建立体的、开放的、有效的专业上

3、升为“已知区”。教学课堂。二、把握好设问的“梯度”,拓宽学生“悟”一、设计好入口的“坡度”,激发学生“悟”的辐射面的兴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要有一种内在的心理需求的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驱使,教师要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设计好入口自古至今,课堂提问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的坡度,根据学生的客观实际有意识地复习回顾,选是教师诱发学生学习愿望、开启学生心智、开发学生择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作为铺垫,激发学思维的基本教学手段。准确、恰当、有梯度的课堂提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果课堂

4、教学问,既可以兼顾到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的入口“坡度”过缓,如只是黄山风景图片导入,学又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更好地生可能就看看,没有“攀登”的兴趣,浪费有限的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设置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梯堂时间;如果入口的“坡度”太陡,如让学生谈谈黄度”,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其难度要根山美在哪里,学生可能会无法“攀登”,丧失信心。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采用设置一定的梯度所以入口的选择应该在学生的“已知区”和“最近发分散难点的方法,把难点分散成几个较易理解的问题632014年7月中教学心得依次提出,既要避免设问时毫

5、无起伏的“一望平川”,三奇四绝),进一步分析探讨“5、6、7”分别代表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回答,吊不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的含义;在讲解黄山美时,又适当补充了黄山“四又不要出现既无“径”也无“梯”的“悬崖峭壁”,绝”中不同美的探讨和“美”关键词定位(松的奇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丧失探究的积极性。美,石的灵美,云的幻美,泉的壮美),以及黄山如“黄山”一课,如果按照教材的内容要求讲四种不同美的形成原因分析,进一步落实了黄山“天解黄山的奇松,主要涉及松树的分布和“无树非松,下第一奇山”“世界双遗”的知识,拓展了黄山美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之说,而这些仅仅凭借几张景欣赏的视角,

6、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松树图片是很难突破这个知识点的,也很难突出松树在黄山中的地位和价值。所以笔者把问题设置为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挖掘学生“悟”五个梯度:(1)看书,找出黄山的“四绝”之首是的潜能什么?(2)观图片,直观描述黄山松树的美是怎样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呈现的?(3)参考书中有关黄山松分布的知识,分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析黄山松树的“奇美”或“凄美”是怎样形成的?体验参与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知识的获(4)浅认识,什么是黄山松的精神?我们从黄山松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

7、接中得到哪些启发?(5)深认识,根据上述分析,我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课堂们又该如何保护黄山松?问题由浅入深,由易至难,教学不能只是教师的表演,不能只是事先预设程序步步深入,环环相扣,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最后的再现。完善、和谐、合理的教学过程的重要评判达到破解难点(欣赏黄山奇松)的目的,同时拓展标准应该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思维参与度。了学生的受教育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长了知识。“黄山”是旅游文化这门学科中山岳景观的核心内容,如何将黄山的美融入学生的思想中,并运三、关注教学的“宽度”,培育学生“悟”用于今后的导游讲解中,是本节课的难点。按照

8、建的能力构主义观点,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认识主体,是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