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村镇的文化“名片”-论文.pdf

特色村镇的文化“名片”-论文.pdf

ID:53751540

大小:1.82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3

特色村镇的文化“名片”-论文.pdf_第1页
特色村镇的文化“名片”-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特色村镇的文化“名片”-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特色村镇的文化“名片”—蕃豪鸯I-‘:一-:口本刊记者/金宗志翻开我区悠久的历史长卷,很容易拾“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西特色景观旅游到一些看似平凡却遗存丰厚的小城镇、小名村”。村落。它们既反映了我区社会发展的聚落2011年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投入总形成和历史演变,又展示了优秀传统建筑资金约2900万元,以“状元文化为主题、风貌和优秀建筑艺术,是宝贵的历史文化山水田园与传统古村为补充的旅游目的遗产。2011年以来,我区各地推进特色名地”作为建设目标,将秀水村按照“一村凭着良好的生态条件,北流市民乐镇镇名村建设,并以l8个“广西特色文化名(秀水村)、两水(秀水河、青龙

2、湖)、三山罗政村的名村建设之路越走越宽。玉林市风貌办供图镇名村”为重点,示范带动全区村镇建设(青龙山、灵山、独秀峰)、四落(石余、水探索以文化培育发展优势的新模式。楼、八房、安福四小村落)”的地理分布,建设山、水、村、田园相互交融,融合人文、自修复历史风貌古代建筑增新色然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村。登瀛风雨桥、古戏台、秀峰书院、状元据富川I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新农村要有新环境,为完善基础设楼、毛氏宗祠、古门楼牌匾、明清古民居建相关负责人介绍,秀水村改造工程主要根施配套,罗政村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筑群⋯⋯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据原有的生态、文化、民俗特点,采取“修程

3、,对全村的住宅、厨房、厕所、猪舍、用处处透着深厚的文化气息。街道门楼飞檐旧如旧,以旧修旧”的维修原则和“飞檐翘水和庭院等进行了综合治理和建设。目飘凤,马头立墙;f-j楼两边有车轮形的石角马头墙,玉题干栏万字窗,素瓦灰墙斜前,全村已建成风格各异的农家别墅鼓、半圆形的石月;状元坪的花街上有用山顶,龙头凤尾伴太阳”的富川瑶族民居200多幢、生态家园230户,93%的农户鹅卵石铺成的金钱图案和太阳图案;历代建筑特色进行保护性修复,同时进一步加用上了沼气,90%的农户进行了改水改赐封、贺赠的匾额仍清晰可辨。强对古树名木尤其是树龄800年和420厕改灶。村民过上了住宅楼房化、

4、村组据资料记载,秀水村曾出过1名状元年的两棵香樟树的保护,使古村原生态山道路水泥化、燃料沼气化、用水自来化和26名进士,因此得名“状元村”,被评为水元素与沉淀千年的文化古韵融为一体,的现代生活。除了改善人居环境各特色名镇名村还着力改善健全了公共服务功能,为村民配齐了卫生室、图书室、健身场地、篮球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并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医疗、卫生、养老、计划生育、村级文娱等服务。据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严世明介绍,广西名镇名村建设不单在特色产业方面打造了品牌,在村庄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各地严格按照小城镇(村庄)整治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使得镇区(

5、村庄)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绿化等主要指标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L12014年第2期I当代广西33本期关注1名镇名村:统筹城乡新样本浑然天成。要数每年农历正月初二的舞鱼龙提灯晚柳城县洛崖“知青城”。2009年,柳城县以目前,状元楼主体维修、望江楼建设、会。游行的“鱼龙”队伍由8O盏纸灯组成,当地“知青文化”为主题,因势利导将“新创玉带河叠石景观、滨河水榭亭台、登瀛桥重当头的是“鱼王”鳌鱼,接下来是鲤鱼、草意”与“旧情结”融合,打造“知青城”,发展建、秀水河整治共30个改造项目已全部按鱼、斑鱼,还有鸡、鸭、鹅、兔、猪、羊、牛等各特色旅游。如今,柳城县知青城正以“中国

6、时完工。行走在秀水村,仿佛置身于“村在式各样的彩纸灯。这些灯象征着年年有余、知青第一城”形象,吸引源源不断的游人前林中、房在绿中、人在画中”的优美画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当地老人来怀旧。在建设特色文化名镇名村的政策引导说,黄姚古镇的提灯会是从乾隆年间开始“知青城是个创举。”柳州市文联主席下,我区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玉林市玉的,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柯天国对知青城的建设给予高度评价。他州区高山村、玉林市北流市萝村等大规模黄姚镇久负盛名的还有被称为古“昭建议,通过知青研讨会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古建筑存留较好的村镇,也愈发重视修复平三宝”之一的黄姚豆豉。这是

7、由本地古老了解知青文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些相历史遗迹,让保护开发文化遗产蔚然成风,独特的手工技艺精制而成,豉香郁馨,隔壁片和文字的回忆上。柳城县文联名誉主席成为了一种文化自觉。闻香,清康熙前已颇有名气,乾隆时最盛。邓启明说,如果抓住人生的历程和社会发其生产方式多以家庭作坊为主,镇上一批展的变化这样一个轨迹来做文章,它的文传承民俗文化名镇名村聚人气老字号“古怡盛”“古信记”“梁隆安”等生产化内涵也会更加丰富。在我区第一批“特色文化型名镇名村”的豆豉,广为游客称赞。“知青城”每年都举办“知青文化旅游黄姚镇,活跃着一支由15名农民组成的像黄姚镇一样,始建于宋代的南宁市

8、节”,吸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