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10779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6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桃园小学丁风萍教材分析:《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实验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组中的一篇文言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题来组合课文的。所选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体现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本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设计意图: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是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而学习兴趣是决定学习成果的一大因素。面对艰涩难懂的文言
2、文,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伯牙绝弦》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让学生走进伯牙子期的情感世界,却体会他们的感受,让学生入情融境,站在伯牙子期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意思,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不再以枯燥的讲解为主,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融汇自己的情感,体会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深情厚谊。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学习,感受伯牙子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2.根据课文注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能背诵全文。3.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伯牙子期的真切情意。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关
3、于伯牙子期的介绍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古往今来“知己朋友”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偏爱和重视:王勃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给予远行朋友一份安慰;孟浩然的一句“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透露出无知己的伤感;鲁迅先生的一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一种满足与喜悦……今天我们也要走进一个流传千古的感人故事,一起去体会一下古人对友谊的珍视。打开书本137页,我们一起来学习25课《伯牙绝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准字音,强调“弦”的读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读课文,多读几遍,做到朗读通顺、字正腔圆。(二)思考并回答:伯牙绝弦,“绝弦”是什么
4、意思?文章哪里写到伯牙绝弦?预设答案:文章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板书:不复鼓)1.请生读并解释,师纠正读音和节奏。2.生集体读最后一句,感受“绝弦”的意思。3.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伯牙为谁绝弦?为什么要绝弦?(板书:子期、子期死)过渡:这是怎样的俩个人?为什么要为了一个人而终身放弃鼓琴?谈谈你对伯牙子期的了解。(三)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师补充,可结合课后资料袋。补充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引出课文第一句话并翻译。解释“善”——擅长。(板书:善鼓琴、善听)小结:他们的相识也许只是一种偶然,但是却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感人的知音乐曲。
5、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却感受这一份真挚的情意。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伯牙和钟子期的关系?(预设答案:知音)解释何为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二)从文章哪里可以看出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1.生个别读并翻译,师相机指导朗读节奏。(板书)这个“善”和第一句中的“善”字意思是否一样?——不一样,此处为“好”,“善哉”即为“太好了”、“真厉害”等之意。2.请生分角色用白话文表演。例如:其他生齐读“伯牙鼓琴,志在
6、高山”一生演子期用自己的话说:“太好了,好像巍峨的泰山(出现在我的面前)!”3.小组分角色朗读原文。4.全班齐读课文2——4句,师可范读。5.练笔并交流(1)师:既然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那么伯牙所念的肯定不只高山流水,他如果想到了“徐徐清风”“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袅袅炊烟”……钟子期又会如何来回答呢?如果你是钟子期,请按照以下格式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也可自己想几个写下来: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_______!”志在明月,钟子期曰:“_________!”(2)生交流小结:是啊,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只要是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一定能够明白,无论清风
7、明月、高山流水、还是鸟语花香,都在钟子期的心里有所感悟,这样的知音到哪里去寻找啊?难怪钟子期死后,“伯牙谓……(生接:世再无知音……终身不复鼓。)”世界上最懂我的人去了,我弹的琴还有谁能够理解呢?我的志向报复还有谁来知晓呢?既然无人懂我,我鼓琴还有何意?这样真挚的情谊,不禁让人竖然起敬,让我们再一次去体会一下伯牙与子期之间的感人故事。(三)集体朗读全文1.师:在这样感人的情意背后,伯牙“绝”的仅仅只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伯牙绝弦: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2.口语训练面对伯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