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立教为人师表.doc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doc

ID:53710733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6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doc_第1页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在道德上也应当具备高的人品和资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幼儿。”古语也说:“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一句话,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如何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   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

2、前提。一个教师对自己育人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也是师德规范的首要问题。(一)、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幼儿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崐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人的素质是个整体,而人格素质则是其根和主干,它决定着幼儿素质的发展方向。教师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效法的榜样,教师的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幼儿以影响。"学高为师,身

3、正为范",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幼儿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幼小的心灵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幼儿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幼儿,不歧视、辱骂、体罚幼儿,"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幼儿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幼儿以影响和感染,使本一心向善的幼儿更增添了动力,小树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三)、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幼儿思想品质的形

4、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幼儿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幼儿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幼儿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幼儿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四)、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幼儿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样,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幼儿也很难说是一名优秀的幼儿,将来也很难成为出众的人才,挑起重大的责任。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

5、是今后德育中应该加强的地方。   二、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最不可忽视的应是社会影响、人际交往及课外生活的内容。在现代多元的社会思潮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幼儿自身发展的不成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模仿心理、流行心理、攀比心理较强,很易受到社会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从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中导入。古人云:“学好千日不易,学坏一日有余。”切实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以身立教”,以人格培养人格呢?   首先是教师要真诚。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

6、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幼儿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要以诚相待,做幼儿的知心朋友。  其次是教师的人格要合格。教师的职责是育人,作为在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幼儿的教育观,要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幼儿”。教师的人格作为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人格修养提出严格的要求。   第三教师要讲究文明,以身作则。    对于教师来说,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幼儿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我想:教

7、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就象我们照镜子一样,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你对他怒,他就对你怒;你对他冷淡,他就对你冷淡。有所不同的是:你若对他微笑,他可能对你大笑;你对他冷嘲,他可能对你抵触。而后,你再对他笑,他也有可能无动于衷。所以,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   教师应当使自己尽可能的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德与才的分离,言与行的相悖,大节谨慎而小节不拘,聪敏过人而举止轻浮等。对于一名希望成为优秀教师的人来说,都是应当尽量加以避免

8、的。  总之,在进行幼儿德育教育时,教师必须时常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充分了解幼儿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接受差异。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抓住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予以教育纠正,使之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幼儿,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参考文献[1]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读本.江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2]钱素萍.早期教育.为新教师成长提供支持性策略.江苏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