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促醒作用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促醒作用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于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G0S等级及清醒率和清醒时间。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治疗之前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即早期外科手术治疗、降低脑组织周围水肿及脑组织耗氧
2、、改善脑血管循环、稳定脑细胞清除氧自由基并给予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等治疗,具体如下:(1)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苏肽生,舒泰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60023),临用前每瓶用2mL氯化钠注射液(或灭菌注射用水)溶解,肌肉注射,30?g/d,1次/d,3〜6周为一疗程;(2)GY3200型大型加压医用氧舱(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当舱内压力升至0.2mPa时吸纯氧2次,30min/次,中间休息10min改吸舱内空气,1次/d,连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对于气管切开患者给予三通管连接气囊给氧,氧流萤控制在3〜4L/min,气管
3、切开患者在进舱前及中间休息时予以吸痰处理,以防咳痰时气流冲突形成气压伤[2]。1.3疗效评价标准(1)于治疗后1个月进行GCS评分,具体标准如下:①睁眼:自发睁眼4分、语言吩咐睁眼3分、疼痛刺激睁眼2分、无睁眼1分;②语言:正常交谈5分、言语错乱4分、只能说出(不适当)单词3分、只能发音2分、无发音1分;③运动:按吩咐动作6分、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5分、对疼痛刺激屈曲反应4分、异常屈曲(去皮层状态)3分、异常伸展(去脑状态)2分、无反应1分;将上述评分进行相加,0.05);经过积极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神经生长因子
4、是一类可以促进哺乳动物神经细胞生长的、且具有复合生物活性的蛋白,对神经细胞及系统可以产生重要的营养和修复作用,可以促进神经元的产生、生长及发育,同时通过抗氧自由基、减少一氧化氮毒性作用、降低钙超载以及抑制神经元凋亡途径保护神经元,缓解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还能够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在神经损伤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8-9]o脑组织是人体代谢最为旺盛且耗氧量最大的组织,同时也对缺氧最为敏感,当患者发生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同时伴有缺血缺氧,迫使生成大量氧自由基,释放某些负性内因子,对脑实质造成第二次打击,加重患者病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通过高压氧治疗而提高血氧分压,提高脑组织血氧含量,改善
5、病损脑组织的缺氧状态,阻断脑缺氧原脑水肿的恶性循环,从而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在高压氧舱中呼吸,因肺泡与肺静脉氧分压差的增大,血氧弥散量可增加近20倍,从而大大提高脑组织氧含量,中断因脑缺血缺氧所致脑水肿的恶性循环[10-11]o本组研究证实,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GCS评分,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了昏迷患者的促醒率,明显减少其昏迷时间,加快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清醒时间。综上所述,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促醒及改善预后的作用。参考文献[1]奎瑜,陈秀华,韩富,等•围术期平衡针促醒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
6、的非随机对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7):785-786.[2]王水平,陶珍,邵先安,等.高压氧治疗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白介素TB和白介素-6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和康复杂志,2012,3(7):520-523.[3]张毅敏,陈爱连,唐纯志,等.电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观察[J]•针刺研究,2013,38(2):158-162.[1]孙小鹏,高宝山,曲凯,等.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与单纯神经外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2(4):41-42.[2]王召忠,张宜波•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死
7、亡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7):73-74.[3]张云东,周济,李兵,等•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伴脑梗死的临床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6):513-515.[4]张丽华.早期促醒干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76-77.[5]吴国彪,陈永群,王康•甘露醇开放血脑屏障后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102-103.[6]Chiaretti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