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变化-新感悟汇总.doc

新课标-新变化-新感悟汇总.doc

ID:53585347

大小:4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4

新课标-新变化-新感悟汇总.doc_第1页
新课标-新变化-新感悟汇总.doc_第2页
新课标-新变化-新感悟汇总.doc_第3页
新课标-新变化-新感悟汇总.doc_第4页
新课标-新变化-新感悟汇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新变化-新感悟汇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标新变化新感悟——初中思想品德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解读”培训心得体会2012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201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思品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带着参透新课标的渴望,带着对前沿思品理念的追寻,我认真聆听专家们的报告,一些关键词在我脑海里渐渐清晰并不断碰撞,让我对思品课有了新的理解,也明朗了思品课所应坚持的方向。在专家的解读中,在新旧课标的对比中,“回归生活”“以生为本”“情感体验”“道德实践”……一个个并不陌生的词汇在坚守中益发明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意识”“公共精神”“媒介素养”……一个个与时俱进的字眼在突破中熠熠闪光,我们可以展望:新课

2、标正以新的理念引领我们初中思品课教学从坚守、突破走向超越。循着专家的讲述,我仔细梳理着新旧课标的变化:此次修订没有在总体框架结构上做大的调整,而是在保持大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做具体内容和表述上的微调。修订后的《标准(2011年版)》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与时俱进地调整了具体的课程内容;二是进一步贴近青少年和生活;三是进一步淡化思想品德课程知识本位的特征,力求三维目标在课程中的综合实现。(一)课标前言的简单调整“前言”部分由两个段落构成。第一段话主要反映当前课程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对人的公

3、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句话点出了道德的地位,凸显德育课程的性质。第二段话侧重谈思想品德课程对于初中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意义。(二)课程目标的细微调整此次修订对课程总目标做了新的论证和调整,明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课程的目标价值导向,并且进一步精炼表述,注重总目标的逻辑和层次,在总体方向上明确课程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目标分别为“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和“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在最终目标中,将原课标中的“好公民”修改为“合格公民”,降低了培养要求,更符合教育实际。根据总目标的调整,此次修订基本保持分类

4、目标的原有框架,对各分类目标进行新的统整:第一,对各分类目标中一些具体的目标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充说明,旨在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同时,在目标内容的表述上进行精炼和调整,注重具体目标的层次性和目标达成的过程性。比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修订强调在“感受”、“体会”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在“能力”目标中,强调对掌握相应“方法”的要求,如“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等;又如,在“知识”目标中,将原课程目标中的“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进一步明确为“了解法律在个人、社会和国家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第二,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5、,根据课程总目标调整的要求,在各分类目标中新增了一些具体的目标内容。(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新增加的内容:在“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的目标内容;在“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新增加“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内容,旨在将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与全球意识相贯通。(2)“能力”目标中新增加的内容:在“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基础上,提出“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在“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基础上,明确要学会面对“多样的价值观念”,“作出正确的道德

6、判断和选择”。(3)“知识”目标中新增加的内容:将原《标准(实验稿)》中的“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单列出来,作为一条新的目标内容呈现,增加“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目标内容。(三)课程内容的重要调整修订的重点在具体课程内容条目的调整上,涉及许多细微之处,有增有删、有丰富也有精简。以知识点来衡量,缩减约5%,主要集中在法律和国情部分。这里从课程内容的三个主题入手,概括一些重要的修订内容。1.“成长中的我"部分的重要修订(1)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本世纪以来,随着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特别是汶川地震以后,关注和尊重自

7、然生命存在与质量,讨论和思考生命意义与价值,教育引导青少年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挥生命潜能与价值等那些更多涉及生命现象,关注生命关键期的变化,知道生命健康成长,包含更多生命元素的教育理念、纲要及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一些地区、学校尝试进行。另一方面,社会深度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矛盾、价值失范、不良风尚也严重混淆了人民的生命价值观念,这对青少年有很强的冲击力。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应该是教育的最高追求。《课标(2011年版)》与《标准(实验稿)》相比,加大了生命教育主题的内容和条目,由过去的一条增至三条,即(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