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咪康唑与特比萘芬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咪康呼与特比蔡芬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咪康哩与特比蔡芬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比较咪康啤与特比荼芬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2月〜2012年12月对收治的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分别采用咪康呼与特比蔡芬治疗,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二4.27,P<0.05)o两组患者屮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外用盐酸特比荼芬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显著,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咪康哩特比荼芬皮肤浅
2、部真菌病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280【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50-02本研究于2011年2月〜2012年12月对收治的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分别采用咪康哩与特比荼芬治疗,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2月〜2012年12月选择在我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64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典型的皮肤浅部真菌感染表现,真菌镜检
3、均为阳性;其中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3.69±10.65)岁;病程1-12个月,平均病程(6・38±4・36)月;其中手足癣34例,体股癣21例,花斑癣1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相关诊断标准。入选的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皮肤病类型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o1.2方法。2组外用药均每Fl2次,涂于患处。研究组给予
4、1%盐酸特比蔡芬软膏(国药准字H10970135,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70135,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2];对照组:给予2%硝酸咪康醴乳膏(国药准字H20066425,新乡市新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所有患者复诊吋间均为1周1次,共观察1个月[3]o1.3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皮损及瘙痒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260%;好转:皮损消退30%〜59%,瘙痒症状减轻显著;无效:症状、体征改善〈30%。总有效率二痊愈率+显效率。1.4真菌学评估。清
5、除:治疗2周后,真菌镜检和培养呈阴性。未清除:治疗2周后,真菌镜检和培养呈阳性。1.5统计学分析。釆用SPSS13.0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疗效评定。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中痊愈25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为75.00%;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二4.27,P<0.05)o2.2两组患者的皮肤真菌清除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真菌均清除,清除率达100.00%;而对照组中有2例
6、患者的真菌未清除。两组患者的皮肤真菌清除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X2二0.36,P>0.05)o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3讨论随着近年来抗牛: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o特比荼芬主要通过干扰真菌的角鲨烯环氧化酶阻止固醇的早期合成來起到杀死真菌细胞的作用[5,6]o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外用盐酸特比蔡芬软膏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硝酸咪康醴乳膏治疗的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二4.
7、27,P<0.05)o另外,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相关研究结果[7]显示低浓度吋,对皮肤癣菌、双相真菌以及霉菌等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同时对酵母菌也有一定杀灭、抑制作用。这表明外用盐酸特比蔡芬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显著,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420-425[2]李志民,江连枝.口服特比蔡芬联合外用药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137例[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3):161-162[3]蒋亚辉,
8、邓勇•氟康呼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临床对照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3):466-467[4]陈永忠.盐酸特比荼芬乳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34):101-102[5]谢爱民,雍磊•特比蔡芬乳膏与咪康呼霜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对比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5,33(5):554-555[6]胡跃龙,魏聪•盐酸特比蔡芬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