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53635
大小:141.8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谈学生“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口胡锡标(温州市第十五中学,浙江温州325011)本文所指的“问题”,是在班集体中“隐性”或“显性”地地和学生交谈而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意图、目的。也就是从存在、需要班主任及时发现和处理的事情或事件,含贬侧面或者反面去了解学生,或者同“问题”学生的朋友、家义。这些“问题”如果被班主任忽略,没有及时处理,或者长进行交流等。处理不妥当,那么“问题”会恶化、升级,转变为班级“事3,“问卷”理出“问题”班主任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必件”,影响班级集体的健康发展,阻碍良好的班风学风的须强调认真、客观、实事求
2、是的答卷原则,不搞弄虚作假,形成。不得敷衍了事。笔者曾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问卷,通过实“问题”的发现并不可怕,出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践发现它对理出部分学生的“问题”很有帮助。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才会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二、分析“问题”或手段。只有这样,班级集体才会有进步、有发展。所以,有了对“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的认识和了解,班主班主任应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分析“问题”,最后才会任接着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析和思考,分析学生“问题”产有机会或者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生的原因等。一般而言,学生“问题”的成因不
3、外乎以下几的和效果。个方面。一、发现“问题”1.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社会生活的负面效应,如1.“观察”看出“问题”班主任每天面对全班学生的不良的人际关系和文化环境、高消费的生活方式等等,都学习、生活、言行表现,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细心地观察会对部分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我们在对我校学生,发现学生在心理、言行举止上的细微变化或反常现高一年级30名“后进生”的调查中发现:受不良的人际关象,从而发现“问题”学生,发现学生的“问题”。系(如交友不慎)影响成为“问题”学生的人占23.50/0,受不2.“谈话”套出“问题”班主任可以有目的、有准备
4、良的文化环境(如不健康的影视、书刊、游戏机等)影响而表1姓名l父亲单位f母亲单位f出生日期j电话I摄尊敬的人{最喜爱的班主任最感兴趣的学科你担心的事理由你所讨厌的事理由你的学习目标理由你对“电脑”的评价理由对自己吃、穿的要求理由对班级部分学生的建议理由你对自己的评价理由你对班集体的建议理由对班主任的建议理由你最喜欢的一句话理由圈.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成为“问题”学生的人高达29.7%。“闪光点”,或者创设环境让其表现“闪光”的一面,同时2.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也是要给予针对性的教育,让其承认
5、、接受自己的缺点和“问诱发学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题”,也就是要先表扬后批评,在表扬中指出不足。美国著溺爱、娇惯,~味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求,对思想品德名女企业家玛丽·凯曾经说过:“赞美是鼓励下属的最佳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孩子讲求消费、追求享受、爱慕虚荣方法。应将批评像三明治似的隐藏在两个大大的赞美之等问题,他们学习缺乏自觉性,没有学习兴趣,学习成绩间。”当对“问题”学生确实需要批评时,班主任应以诚挚落后。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意,忙于频繁的社的感情、客观公正的立场、委婉动听的语气,尽量多一些交,忙于无休止的娱乐
6、,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一边,没有建设性批评、少一些破坏性批评,努力做到与“问题”学生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有的家长对孩子心灵的沟通,使他们从麻木与自弃的心理负担中解脱Hj期望值过高,孩子稍一出错,就采取过激的教育手段,打来。骂孩子,导致孩子有惧怕心理,信心缺乏,甚至形成“双2.“情”与“理”的关系成功的教育应该是“三分念面”心理——在家跟父母说一套好话,在校却不好好表情,七分说理”。我们要以感情作为桥梁,以真理、事实为准现。有的家长自身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行为举止都与社绳,既不能停留于“动之以情”的始发阶段,也不能拘泥于会的发
7、展和人类的文明极不协调,导致孩子也行为不端“晓之以理”的说服过程。只有做到理制约情、情服从理、等等。还有某些单亲家庭,对孩子没有严格而合理的管教情与理有机化合交融,方能使“问题”学生沿着健康的轨和约束,孩子学习没有目的性,成绩下降,性格内向孤僻,道发展。不易沟通,问题严重的还会产生报复心理。3.“热”与“冷”的关系“问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3.学生自身的素质因素(1)生理因素。有的学生不差,经常会反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班主能正确对待自身某方面的缺陷,或者长期压抑,感到烦任要正确对待他们的这种“反复”。出现“问题”时,应该
8、及躁、孤独、自卑,久而久之形成一种非正常的思维方式,出时把握时机,进行“热”处理,趁热打铁,尽可能地及早制现抵触社会、家庭、老师、同学等情况。(2)行为习惯。有的止学生“问题”的蔓延和恶化。但有时“问题”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