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苔丝》译本个案研究

ID:5343627

大小:367.4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8

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苔丝》译本个案研究_第1页
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苔丝》译本个案研究_第2页
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苔丝》译本个案研究_第3页
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苔丝》译本个案研究_第4页
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苔丝》译本个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苔丝》译本个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l卷第8期哈尔滨学院学报Vo1.31No.82010年8月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Aug.2010【文章编号】1004-5856(2010)08—0060—05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苔丝》译本个案研究唐晓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16)[摘要】<苔丝)是19世纪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在其众多中文译本中,张谷若先生的译文尤为经典。张先生的译本主要在于译文用地道的语言再现了原文意境,保留了原作风姿,从而使得译文与原文达到了对等的美学效果。[关键词】张谷若;视域融合;文学翻译

2、;伽达默尔[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苔丝》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的即文本的历史视域。作者的原始视域与读者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译本较多,著名翻译家视域必然存在各种差距,这种差距是一种历史张谷若先生的译本(下简称“张译本”)尤为经的存在,是任何读者都无法消除的。文本理解典,因此有人称张谷若先生为哈代的东方知音。活动实际上就是不同视域的相遇。伽达默尔认张译本用地道传神的汉语再现了原文的丰富内为,任何特殊的视域并不是自身封闭而一成不涵和风格韵味,对原语文本视域进行理解和阐变的,它们都从属于一个无所不包的大视域释,实现了两种

3、视域的碰撞和融合。本文试图(传统),因此,不同视域的差异性恰恰导致自结合阐释学视域融合理论,分析张译本在语言身界限的跨越而向对方开放,此即所谓“视域风格、形式和内容三方面所体现出的视域融合。融合”。⋯解释者的视域是开放的,它是理解在时间中进行交流的场所。由于解释者的现实性一、翻译与视域融合与历史性,我们有了“现在视域”,我们是从现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阐释学中有关文本理在视域看待过去的;同样,历史也有自己的视解和阐释的一个重要概念,而翻译也是译者在对域,解释者在解释历史时也要使历史进自己的原文理解的基础上用另一种语言进行阐释的活视域,这就意味

4、着解释者进入历史是为了借助动。从这个角度上说,翻译必定涉及视域融合的它来突破自己的视域。这样解释者的“现在视问题,如译者与原文,译文读者与原文之问的视域”与作品的“历史视域”就会发生“视域的融域融合。因此,视域融合与翻译是密切相关的。合”,“现在视域”与“历史视域”相叠合便产生1.阐释学中的视域融合出一种“大视域”。视域是指理解的起点、角度和可能的前景。解释者的任务就在于扩大自己的视域,与文本含有作者的原始视域和先前读者的视域,其他视域进行融合,使解释者的当前视域与对【收稿日期】2009—12—1O[作者简介】唐晓芹(1984一),女,硕

5、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第8期唐晓芹: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61象内容包含的历史视域相融合。伽达默尔认为其是文学翻译,必定包含了各种视域的相互融真正的理解就是文本和理解者之间的视域融合,这些不同视域的巧妙融合形成了译文的艺合。因此,视域具有动态性,在开放中不断融合术性和审美的融合。从这个角度来讲,张译本成新的视域。这种新的视域超出了文本作者和正是不可多得的例证。理解者各自的视域进而达到更高和更新的层1.语言风格融合次,同时它也给新的经验和理解提供了可能。茅盾认为,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可以说,文本理解都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是一种作

6、的意境表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历史的参与和对自我视域的超越,是视域不断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更新融合的过程。译文读者这种美的感受首先体现在对译文语言2.文学翻译与视域融合风格的感受。《苔丝》描写的便是英国19世纪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观道出了翻译尤其是一个小山村里的低层人物,在人物刻画过程中文学翻译的实质,即在翻译中,译者应努力接近哈代使用了大量的俚语、俗语。原文中体现的原作者的初始视域,从而领悟作者的本意。作者的特殊视域与译者当前视域存在无法消除理解是阐释学的核心问题。“每一种理解都是的差异性,但也是相互开放的。

7、译者需要理解一种积极的阐释,甚至最平实的表述也是阐释原文,扩大自己视域并以开放的姿态贴近原文学维度的。”【3从这个角度讲,翻译研究注定与视域从而实现两种不同视域的相遇和融合。张阐释学密切相关。因为翻译的前提是译者对原谷若先生在翻译时充分体现这一特点。他在翻文的理解。原文作者和译者生存在两个不同的译时既从总体上把握原文的意境、形象,又从字世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知识和信仰。也正是词句人手,译文准确、鲜明、生动、自然。尤其是这种两种不同世界的存在,才使得文学翻译有翻译人物语言时,张先生运用山东方言,使得原了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总是要把自己熟

8、文中的乡土乡气以及鲜明生动富有个性的人物悉的世界里视域带进原文文本所描绘的陌生世形象再次展现出来。界;文学翻译就是要将两个不同的世界相互融例1原文:Thatwerallapartofthel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苔丝》译本个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l卷第8期哈尔滨学院学报Vo1.31No.82010年8月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Aug.2010【文章编号】1004-5856(2010)08—0060—05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苔丝》译本个案研究唐晓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16)[摘要】<苔丝)是19世纪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在其众多中文译本中,张谷若先生的译文尤为经典。张先生的译本主要在于译文用地道的语言再现了原文意境,保留了原作风姿,从而使得译文与原文达到了对等的美学效果。[关键词】张谷若;视域融合;文学翻译

2、;伽达默尔[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苔丝》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的即文本的历史视域。作者的原始视域与读者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译本较多,著名翻译家视域必然存在各种差距,这种差距是一种历史张谷若先生的译本(下简称“张译本”)尤为经的存在,是任何读者都无法消除的。文本理解典,因此有人称张谷若先生为哈代的东方知音。活动实际上就是不同视域的相遇。伽达默尔认张译本用地道传神的汉语再现了原文的丰富内为,任何特殊的视域并不是自身封闭而一成不涵和风格韵味,对原语文本视域进行理解和阐变的,它们都从属于一个无所不包的大视域释,实现了两种

3、视域的碰撞和融合。本文试图(传统),因此,不同视域的差异性恰恰导致自结合阐释学视域融合理论,分析张译本在语言身界限的跨越而向对方开放,此即所谓“视域风格、形式和内容三方面所体现出的视域融合。融合”。⋯解释者的视域是开放的,它是理解在时间中进行交流的场所。由于解释者的现实性一、翻译与视域融合与历史性,我们有了“现在视域”,我们是从现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阐释学中有关文本理在视域看待过去的;同样,历史也有自己的视解和阐释的一个重要概念,而翻译也是译者在对域,解释者在解释历史时也要使历史进自己的原文理解的基础上用另一种语言进行阐释的活视域,这就意味

4、着解释者进入历史是为了借助动。从这个角度上说,翻译必定涉及视域融合的它来突破自己的视域。这样解释者的“现在视问题,如译者与原文,译文读者与原文之问的视域”与作品的“历史视域”就会发生“视域的融域融合。因此,视域融合与翻译是密切相关的。合”,“现在视域”与“历史视域”相叠合便产生1.阐释学中的视域融合出一种“大视域”。视域是指理解的起点、角度和可能的前景。解释者的任务就在于扩大自己的视域,与文本含有作者的原始视域和先前读者的视域,其他视域进行融合,使解释者的当前视域与对【收稿日期】2009—12—1O[作者简介】唐晓芹(1984一),女,硕

5、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第8期唐晓芹:文学翻译中的视域融合61象内容包含的历史视域相融合。伽达默尔认为其是文学翻译,必定包含了各种视域的相互融真正的理解就是文本和理解者之间的视域融合,这些不同视域的巧妙融合形成了译文的艺合。因此,视域具有动态性,在开放中不断融合术性和审美的融合。从这个角度来讲,张译本成新的视域。这种新的视域超出了文本作者和正是不可多得的例证。理解者各自的视域进而达到更高和更新的层1.语言风格融合次,同时它也给新的经验和理解提供了可能。茅盾认为,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可以说,文本理解都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是一种作

6、的意境表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历史的参与和对自我视域的超越,是视域不断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更新融合的过程。译文读者这种美的感受首先体现在对译文语言2.文学翻译与视域融合风格的感受。《苔丝》描写的便是英国19世纪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观道出了翻译尤其是一个小山村里的低层人物,在人物刻画过程中文学翻译的实质,即在翻译中,译者应努力接近哈代使用了大量的俚语、俗语。原文中体现的原作者的初始视域,从而领悟作者的本意。作者的特殊视域与译者当前视域存在无法消除理解是阐释学的核心问题。“每一种理解都是的差异性,但也是相互开放的。

7、译者需要理解一种积极的阐释,甚至最平实的表述也是阐释原文,扩大自己视域并以开放的姿态贴近原文学维度的。”【3从这个角度讲,翻译研究注定与视域从而实现两种不同视域的相遇和融合。张阐释学密切相关。因为翻译的前提是译者对原谷若先生在翻译时充分体现这一特点。他在翻文的理解。原文作者和译者生存在两个不同的译时既从总体上把握原文的意境、形象,又从字世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知识和信仰。也正是词句人手,译文准确、鲜明、生动、自然。尤其是这种两种不同世界的存在,才使得文学翻译有翻译人物语言时,张先生运用山东方言,使得原了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总是要把自己熟

8、文中的乡土乡气以及鲜明生动富有个性的人物悉的世界里视域带进原文文本所描绘的陌生世形象再次展现出来。界;文学翻译就是要将两个不同的世界相互融例1原文:Thatwerallapartofthela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