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理(解析版)苏教版.doc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理(解析版)苏教版.doc

ID:53334446

大小:48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4-03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理(解析版)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理(解析版)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理(解析版)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理(解析版)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理(解析版)苏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理(解析版)苏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高三(上)12月月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填空题:1.(5分)已知两条直线m,n,两个平面α,β,给出下面四个命题:①m∥n,m⊥α⇒n⊥α;②α∥β,m⊂α,n⊂β⇒m∥n;③m∥n,m∥α⇒n∥α;④α∥β,m∥n,m⊥α⇒n⊥β;其中真命题的序号 ①④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证明题.分析:①由已知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n⊥α,因此正确;②利用两个平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或是异面直线即可判断出;③由已知和线面的位置关系m∥n,m∥α可得:n∥α或n⊂α,即可判断出;④利

2、用线面垂直的性质m∥n,m⊥α可得n⊥α,再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可得n⊥β即可.解答:解:①∵m∥n,m⊥α,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n⊥α,因此正确;②∵α∥β,可知两个平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或是异面直线,因此不一定平行,故不正确;③∵m∥n,m∥α⇒n∥α或n⊂α,故不正确;④∵m∥n,m⊥α⇒n⊥α,又α∥β,∴n⊥β,故正确.综上可知:只有①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④.点评:正确理解线线、线面的位置关系、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5分)(2012•江苏)设a,b∈R,a+bi=(i为虚数单位),则a+b的值为 8 

3、.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意,可对复数代数式分子与分母都乘以1+2i,再由进行计算即可得到a+bi=5+3i,再由复数相等的充分条件即可得到a,b的值,从而得到所求的答案解答:解:由题,a,b∈R,a+bi=所以a=5,b=3,故a+b=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解题的关键是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的四则运算是复数考查的重要内容,要熟练掌握,复数相等的充分条件是将复数运算转化为实数运算的桥梁,解题时要注意运用它进行转化.17 3.(5分)(2013•烟台二

4、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不等式组(a为常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面积等于2,则a= 3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分析:先根据约束条件(a为常数),画出可行域,求出可行域顶点的坐标,再利用几何意义求关于面积的等式求出a值即可.解答:解:当a<0时,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M,一个无限的角形区域,面积不可能为2,故只能a≥0,此时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的N,区域为三角形区域,若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2,则AB=4,即点B的坐标为(1,4),代入y=ax+1得a=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5、,以及简单的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中档题. 4.(5分)(2010•盐城三模)已知函数,则的值为  .考点:二倍角的正弦;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二倍角的余弦.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公式tanx=、sin2α=2sinαcosα、cos2α=2cos2α﹣1即可化简求值.解答:解:因为f(x)==,17所以f()=.点评: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正余弦的倍角公式. 5.(5分)(2010•江苏二模)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D1C∥平面A1ABB1②A1D1与平面BCD1相交③

6、AD⊥平面D1DB④平面BCD1⊥平面A1ABB1.上面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①④ .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综合题.分析:①,可由线面平行的定义判断;②,可由公理三判断;③,可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断;④,可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断.解答:解:对于①,由于平面A1ABB1∥平面CDC1D1,而D1C⊂平面CDC1D1,故D1C与平面A1ABB1没有公共点,所以D1C∥平面A1ABB1正确;对于②,由于A1D1∥BC,所以A1D1⊂平面BCD1,错误;对于③,只有AD⊥D1D,AD与平面BCD1内其他直线不

7、垂直,错误;对于④,容易证明BC⊥平面A1ABB1,而BC⊂平面BCD1,故平面BCD1⊥平面A1ABB1.正确.故答案为:①④.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中的直线在平面内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解题时要牢记这些判定定理的条件. 6.(5分)存在x<0使得不等式x2<2﹣

8、x﹣t

9、成立,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 (﹣,2) .考点:绝对值不等式.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利用纯代数讨论是很繁琐的,要用数形结合.原不等式x2<2﹣

10、x﹣t

11、,即

12、x﹣t

13、<2﹣x2,分别画出函数y1=

14、

15、x﹣t

16、,y2=2﹣x2,这个很明确,是一个开口向下,关于y轴对称,最大值为2的抛物线;要存在x<0使不等式

17、x﹣t

18、<2﹣x2成立,则y1的图象应该在第二象限(x<0)和y2的图象有交点,再分两种临界讲座情况,当t≤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