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2).doc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2).doc

ID:53303770

大小:9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3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2).doc_第4页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罗甸县板庚中学 韦国平一、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正确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能力,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及其证明.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重点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难点用拼图方法证明勾股定理.二、教学准备教具配套课堂使用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学具利用多媒体展示合适的砖铺地面的图纸、网格图纸、相同规格的Rt△片若干张。三、

2、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对赵爽弦图的了解,激发起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兴趣。活动2故事场景→发现新知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好奇、探究和主动学习的欲望。活动3深入探究→网络信息观察分析方格图,得出Rt△的性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活动4规律猜想→直达快车集中规律,概括描述,关注焦点。活动5实践应用→拓展提高巩固应用培养实践技能。活动6回顾小结→整体感知回顾、反思、交流。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这就是本届大会会徽的图案.(

3、1)教师说明:它象一个转动的风车,挥舞着手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数学家们.(1)你见过这个图案吗?(2)听说过“勾股定理”吗?这个图案是我国汉代的赵爽在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赵爽弦图”加工而来的。教师应重点关注:a.学生对“赵爽弦图”及勾股定理的历史是否感兴趣。b.学生对勾股定理的了解程度。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活动2故事场景→发现新知(毕达哥拉斯及伽菲尔德)的故事。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地面图

4、18.1-1同学们,请你也来观察下图中的地面,看看能发现些什么?(2)教师讲述故事、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情景、提出问题:你是怎样观察这个砖铺的现场的?(从基本砖铺材料、图形单元、位置形态进行观察:铺设材料是正方形砖块,其中丰富的图案都是由等腰Rt△色块作为基本单元构成。)           由于对角线的作用,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或者手工拼图可以发现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正方形的基本方法(充分展示出了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结构关系)。(3)在课堂上开展分组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对正方形进行剪切、拼贴然后再将它们关联(由正方形的边长关系到等腰直角

5、三角形)起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现----合围(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建立正方形,而且它们之间有面积关系)。通过讲传说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分别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建立正方形,不仅能体现出数形结合的思想还能启发我们进一步地讨论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活动3深入探究→网络信息等腰Rt△有上述性质其它的Rt△是否也具有这个性质呢?网格18.1-2你是如何计算那个建立在Rt△斜边上的正方形面积的?活动4规律猜想→直达快车由上面探究我们可以得到命题1在Rt△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4)怎样探

6、索“其它”的Rt△的三边关系呢?目标体验:有区别的看待直角三角形(从地板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出发,构建“其它”直角三角形并且在它的三边建立正方形以突出便利于探究性学习的网格图形)。(5)要求学生画一个两直角边分别为2,3的直角三角形,并以它的三边为边长(根据定义法辅用以直尺)建立正方形。(6)计算各正方形面积并验证这个Rt△的三边存在的关系。或   把注意力从地面图案转移到书桌上,让学生感知正方形网格图的实用性与便捷性。关于斜边上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除了突出斜放正方形的水平外框,还可以(运用图形中存在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展开探索

7、性的联想,以获得算法多样性体验。(7)对于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5的Rt△,它的三边上的正方形也存在相类似的面积关系吗?   归纳得到:两条直角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斜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验证:在“其它”Rt△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8)分析并根据命题画图、写出已知和求证。已知如图,在Rt△ABC中,它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求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及探索问题的能力。联想到用字母表示数字的方法,贯彻代数的基本应用思想。活动5实践应用→拓展提高(教学例题及学生练习)例1:已知:在Rt△AB

8、C中∠C=90°,AB=c,AC=b,BC=a.(1)、若a=2,b=4,求c.(2)若b=√2,c=3,求a例2:一架6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竖直的墙AO上,这时AO的距离为2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