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

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

ID:5328855

大小:321.4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8

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_第1页
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_第2页
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_第3页
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_第4页
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FUDANJOURNAL(SocialSciences)No.42005Ó考古学研究Ó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陈淳郑建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200433)[摘要]根据农业起源理论与考古学实例分析,长江下游的水稻栽培发生在野生资源非常丰富的自然环境里,其驯化机制并非饥馑和用于果腹,很可能是为了增加美食的酿酒。稻作农业在良渚阶段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与复杂社会强化剩余产品生产密切相关,良渚酋邦解体后的马桥文化又退回到了狩猎采集经济。农业经济最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野生资源持续减少、人口增长和社会复杂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呼吁

2、,中国的农业起源研究要摆脱一味寻找最早栽培谷粒来确定农业起源时间和地点的模式,从人地关系的互动来了解农业起源的潜因和具体进程。[关键词]稻作起源长江下游史前考古理论阐释[中图分类号]K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89(2005)0401260061稻作起源的新证据2004年12月17日《科技日报》报道,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了12000年前的5粒炭化稻谷,它们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稻谷,将人类的稻作文明又推前了3000年。农业起源与人类起源和文明起源一起并列为世界考古学的三大战略性课题,而稻作农业的起源也是中国考古学探索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这项课题的研究还处于实

3、证的层次,即以寻找最早的稻谷遗存来确定稻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和地点。在阐释层次上,学者们还倾向于把稻作起源看作是人类的创造,它起源于一个中心,然后向外扩散。于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过印度起源说、东南亚起源说、长江下游说、长江中游说、华南说甚至淮河流域说。上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稻谷,使学界认为长江下游是稻作起源的中心。1988年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出土了9000~7800年前的栽培稻,学界又将稻作起源的中心移到了长江中游。与此同时,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也出土了9000~7000年前的稻谷。1993年起,[1]在湖南澧县八十、道县玉蟾岩陆续出土了炭化稻谷,后

4、者年代可达一万年以上。无独有偶,浙[2]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和浦江上山遗址也分别出土了8000年前到10000年以上的稻谷。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稻作起源,何处是摇篮?2理论与实践我国对农业起源的研究和认识基本仍处于国外上世纪50年代的“发现论”阶段,认为农业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或发现,是社会经济的“革命”性事件,因此农业起源的原因是一个无须深究的问[收稿日期]20053[作者简介]陈淳(1948—),男,浙江奉化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建明(1971—)男,浙江金华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研究生。3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文

5、明与国家起源理论探索及对中国实践的启示》,批准号:01JA780003。126题。于是,考古学的实践表现为努力发现最早的谷物来寻找起源的中心、时间以及传播和扩散的轨迹。对河姆渡和玉蟾岩发现古老炭化稻谷的认识,就是“发现论”思维的表现。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学界认识到,农业起源不是发明或一个历史事件,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于是研究的范例开始从寻找最早驯化的植物种子,转向探讨狩猎采集经济为何向粮食生产转变的原因和动力机制。伴随这一范例的转变,出现了人口压力、竞争宴享、社会结构等诸多学说,把农业起源研究推进到更深的层次。目前,国际上比较重要的农业起源理论有以下几种:人口压力理

6、论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考古学家博赛洛普提出,认为农业起源是对人口增长的[3]反应,是在人口压力下强化劳力投入的结果。美国学者雷丁指出,当一个地区人口/资源失衡时,一般向外移民是代价最小的选择。当人口接近土地载能而向外移民十分困难时,会迫使人们利用以前不利用的资源,这种转变会促使形成多样化的觅食方式和种类多样的食谱,并必须发明和应用各种新技术来开发和储藏资源以应付粮食短缺的压力。农业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他认[4]为,如果没有人口压力和资源短缺,驯养动植物的行为被认为完全是浪费时间和白费精力。竞争宴享理论加拿大考古学家海登提出了与人口压力相左的一种理论,认为农业可能起源

7、于资源丰富且供应较为可靠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社会结构会因经济富裕而相对比较复杂,于是一些首领人物能够利用劳力的控制来驯养主要用于宴享的物种,这些物种因为劳力投入比较高,但是或是一种美食或可供酿酒,所以它们只有在复杂化程度比较高的社会中产生。海登还认为,在农业开始的初期,栽培与驯化的动植物因其数量有限与产量不稳定,在当时人类的食谱中不可能占很大的比重,也有一些驯化物种是与充饥无关的非主食品种,它们只是在食物资源比较充裕的条件下,为[5]了增添美食种类,以便使那些首领人物利用宴享来控制劳力、忠诚和资源。富裕采集文化理论和海登的理论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