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稻作起源的族属.pdf

论稻作起源的族属.pdf

ID:55734657

大小:593.6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05

论稻作起源的族属.pdf_第1页
论稻作起源的族属.pdf_第2页
论稻作起源的族属.pdf_第3页
论稻作起源的族属.pdf_第4页
论稻作起源的族属.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稻作起源的族属.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稻作起源的族属李国栋(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通过古日语“na”(稻)的反证,认为“稻”的初始发音是苗语“na”,壮侗语的“na”(稻田)是由苗语的“na”(稻)演化而来的。稻作文化特有的建筑样式“干栏”在词源上也源自苗语“ghanOlox”。由此综合判断,应该是长江中游的古苗人最早创造了稻作文化,然后把它传给了周边的古越人,即后世的壮侗语族。关键词:稻作起源;族属;苗语“na”;壮侗语“na”;古日语“na”;苗语“ghangtlox”;古日语“冰木”中图分类号:$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4)02—0013—0

2、5随着长江中下游稻作考古的进展,稻作起源有一个衍生音,即“ina”和“ine”。的}问和地点都越来越明确了,但族属问题仍然依据“那文化”学说,布依族、壮族、侗族和傣太j不清。云南、广西的学者曾提出“那文化”⋯【泰)族等壮侗语族应该是稻作文化的创造者。但土知模认为广西左右江流域、邕江流域、红水河流是,“那文化”中的“那”或者说壮侗语中的“na”都识与学,域:i“那文化”的核心区域,右江流域的隆安县一指“稻田”,而贵州黔东南苗语的“na”却指“稻”。生栽培稻的“主要起源地”。该学说确实很有新布依语和壮语称“稻”为“hao”;傣语也称“稻”为态带建意【旦笔者认为还有修正的必要

3、。“hao”;侗语称“稻”为“kgoux”;泰国语称“稻”为设在以往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在探讨有关稻的初始发音无关。稻在长达数千年的初始期是在作的汉字音与少数民族语音的关系,试图从中发大河周边的湿地上撒播,并不需要水田,所以从稻现稻作起源的某些密码。但是,从稻作考古的角的传播以及词语演化的常理来看,应该是先有稻,度来看,稻作的起源远远早于汉字的出现,而且与才会有稻田;先有作为“稻”的“na”,然后才会有北方旱作族群无关,所以笔者更重视“稻”的非汉作为“稻田”的“na”。鉴于此,笔者判断苗族的稻字音所隐含的原始信息。笔者曾对“稻”的非汉字作文化应该比壮侗语族的稻作文化古老

4、。当然,音做过调查,结果大致如下:笔者无意否定隆安大石铲文化的稻作意义,只是1.贵州黔东南苗语称“稻”为“na”,广西融水觉得对其应该进行更准确的文化定位。苗语称“稻”为“ne”。二、古苗人创造了稻作文化2.贵州布依语和广西壮语称“稻田”为“na”。江西省万年县的仙人洞遗址、吊桶环遗址和3.贵州某些地方的侗语称“稻田”为“na”,某湖南省道县的玉蟾岩遗址告诉我们,稻作文化起些地方的侗语称“稻田”为“ya”。源于长江中游,时间上可以追溯到12000年前。4.泰国语称“稻田”为“na”。湖南省道县有一条“沱水”,“沱”是苗语西部5.古朝鲜语称“稻”为“na”或“narak”

5、。方言“dlex”(tOu)的音译,而在“沱水”相连的江华6.古日语称“稻”为“na”或“ne”,而且各自还县还有一条以苗语命名的“务江”。“务”源自苗收稿日期:2014—04—22基金项目:贵州大学文科重大科研项目资助“贵州与日本稻作文化比较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合同编号GDZT2012010)。作者简介:李国栋(1958一),男,北京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苗族文化与日本文化。2014年第6卷第2期一一,语东部方言“ub”(WU),本义也是“水”。大约从在日本学者的努力下,我们终于确定了j4000年前的“三苗时代”起,苗语分为东部、中

6、部山遗址的苗族族属,而且由此类推,我们则可I和西部三大方言,但在湖南省道县、江华县一带,晓城头山遗址附近的彭头山遗址和八十遗:东部方言、中部方言和西部方言却混在一起,显示应该是古苗人的稻作遗址。湖南西北部澧水。出苗语分成三大方言以前的原貌。如果把这一事的这个古稻遗址群很可能就是由古苗人建:实与附近的玉蟾岩稻作遗址结合起来考虑,我们来的。就可以断定,湖南省道县、江华县一带既是古苗人《战国策·魏策》日:“昔者三苗之居,左:的原始聚居地,也是一处非常重要的稻作文化起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而衡山:源地。北。”“三苗”即苗族之古称,“彭蠡”即鄱阳湖距今4800—860

7、0年前,湖南西北部的澧水下段引文告诉我们,苗族原本就生活在鄱阳湖游发展成为稻作文化中心,彭头山遗址(7900一庭湖之间,这正与上述稻作遗址的位置相8600年前)、八十挡遗址(7500—8500年前)和城现在,许多人认为苗族是西南地区的山地民头山遗址(4800—6500年前)就是例证。在这些可能与湿地起源的稻作文化有很深的关系遗址附近也有两条“沱江”,一条在石门县,另一条是,长江中游的稻作遗址和古文献向我们证日』在南县。这两条“沱江”从地名学的角度向我们证族原本生活在长江中游的水网地带,而苗人:明,是湖南南部的古苗人经湘江和洞庭湖,把稻作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