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野下的英汉亲属称谓差异

比较视野下的英汉亲属称谓差异

ID:5328618

大小:117.93 KB

页数:1页

时间:2017-12-08

上传者:U-3893
比较视野下的英汉亲属称谓差异_第1页
资源描述:

《比较视野下的英汉亲属称谓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比较视野下的英汉亲属称谓差异熊媛媛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外在反映,同时,文化又促使语言发展。作为一种语言习俗,称谓语自然是语言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简言之,称谓语可被视为一类带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现象。通过探究英汉亲属称谓上的差别,我们可一窥这两个民族在宗法观念、等级制度及价值取向等各个文化层面上的巨大差异。关键词:英汉;亲属称谓;文化比较;差异1.引言law”也涵盖了汉语中“伯”、“叔”、“姐夫”、“妹夫”等称呼。称谓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称谓可泛指一切人与物;狭义称谓2.2.3对宗族、外宗族的区分专用于指人,即所谓人际称谓。而亲属称谓是人际称谓系统下最重要的一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里,有许多关于“重宗族,类。根据田惠刚先生《中西人际称谓系统》一书的定义:“亲属称谓是指互轻外宗族”的情节记载。如《红楼梦》开篇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王熙相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婚姻、法律等关系的亲戚和亲属的名称。”风有一段说辞:“⋯⋯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从亲属称谓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传统及其历史积淀,它有着意蕴丰祖宗的外孙女,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泾渭分明的文化体系,因此二者也不下⋯⋯”。又如:贾母也曾表示要先给自家宝玉娶亲,然后才给林黛发展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称谓体系。玉说媒,并且认为“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从这两段情节,2.英汉亲属称谓差异对比可见林黛玉在贾家是被视作外宗族的亲戚,地位自然不如同本族人。2.1英汉亲属称谓概述“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思想历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人们认为据统计,英语的亲属称谓只有二十几个,而汉语的亲属称谓却有百儿子是自家的,女儿出嫁后就成别家人了。所以,汉语称谓有宗族与外个之多。可以说,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是现存语言中关系最复杂、最繁宗族之分。多的亲属称谓系统。相较之下,英语的亲属称谓系统就显得简单、宽而英语国家是不区分所谓宗族、外宗族的。“爷爷”和“外公”统泛、笼统得多了。一对应“grandfather”,“奶奶”和“外婆”统一对应“grandmother”。总体而言,汉语亲属称谓为每一血缘纽带上的所有亲属都设置了称“nephew”既指侄子,又指外甥,“niece”既指侄女,也指外甥女。呼语,而英语则用一个称呼把亲属分为某一类。有学者将汉语的亲属称2.2.4对父系、母系的区分谓系统称为描述制,顾名思义,即划分详尽,臣细无遗。将英语亲属称传统的中国是父权社会,历来讲求男尊女卑。汉语里对父系男性亲谓系统归为分类制,即带有高度的概括性,突出核心家庭成员,只分出属的称谓词区别十分明确细致,却对母系亲属的称谓非常单一。以“伯父母、兄弟和姐妹,其他亲属则合并统称。伯、叔叔”区分父亲的兄弟,相应也以“伯母、婶母”区别其配偶,2.2英汉亲属称谓差异对比但父亲的姊妹却统称“姑姑”,母亲的兄弟统称“舅舅”,母亲姊妹统英汉亲属称谓差异的具体体现可以简单概括为四类:一、对长幼有称“姨母”。这一点在同辈中表现更为明显,称呼父亲兄弟的后代有专序的区分;二、对血亲、姻亲的区分;三、对宗族、外宗族的区分;用语素“堂”,但父亲姊妹的后代以及母亲兄弟姊妹的后代却被笼统归四、对父系、母系的区分。这四类有些互有交叉,但基本涵盖了二者在为一类——表兄(弟、姐、妹),“堂”在古语中是家庭的象征,“表”亲属称谓上的差异。即“外”也,以“表”相称,如同客人一般。“堂”和“表”体现出2.2.1对长幼次序的区分内外有别的思想。中国的传统家庭属于大家庭式(extendedfamily),三世甚至四世同在英语国家中,家庭以夫妻关系为核心,所以亲属称谓不作父系和堂,各代成员聚居。在宗法制的影响下,家庭内必须严格遵守传统秩母系的区分。如:以“uncle”统称父母亲的兄弟,用“aunt”称呼姊妹序,即所谓的“长幼有序、长尊幼卑”。首先,家庭内部每个成员之间或兄弟的配偶。同辈中,亦不区别所谓“堂”和“表”,一律以“cous-的辈分有着十分严格的划分;其次,即使在同一辈人中,也要根据其年in”相称,甚至连长幼、性别也不加以区分。龄大小作出区分。如:在古汉语中,就有所谓“伯仲叔季”的排行区2.3泛化的亲属称谓分。在同辈中,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要区分;当同一称谓的亲属不亲属称谓中有一类“泛化现象”——用亲属称谓词汇称呼一些既无止一人时,还应前加序数词予以区分,如“大姐”、“二哥”等。长辈血缘也无姻亲关系的陌生人。这类现象其实很常见。如:称呼陌生人为可以直呼晚辈姓名,但晚辈直呼长辈姓名则被视为“有违纲常”,是不大妈、大爷、大哥、大姐、叔叔、阿姨等。中国人重礼节,重宗法,强被允许的,而只能称之以亲属称谓。调人际交往中感情的融洽。因而常常把“家庭本位观”往外延伸,用一在英语国家,亲属称谓对长幼不作区分,所以称谓词单一得多。比些亲属称谓称呼陌生人,这种做法无疑拉近了彼此关系,使双方感到亲如:“姐姐”和“妹妹”只对应一个词“sister”,“哥哥”和“弟弟”切、和睦,从而缩小距离感,使交往和谐融洽,顺利进行。只对应一个词“brother”,从称呼无法判断长幼大小。此外,在英美国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也存在于英语文化圈。如: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家,家庭内部成员也常常用名字或名字缩写为基础的昵称作为称呼。允区,一些传统家庭普遍将“uncle”和“aunt”用来称呼父母的朋友、邻许晚辈对长辈直呼其名。因为在他们的文化观念中,使用这样的称呼是居家的长辈等。也有一些年长者会用“son”及“sonny”来称呼年轻男彼此关系亲密无间、和谐友好的体现。孩,以示亲切。但这种泛化亲属称谓的现象远远没有汉语普遍。2.2.2对血亲关系、姻亲关系的区分3.余论血亲,顾名恩义,指那些与生俱来的、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姻汉语和英语的亲属称谓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背后折射的也亲,则是指通过婚姻行为而确立的亲属关系,属于后天形成。历经了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所形成巨大鸿沟。如何增加文化之间的相互千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汉民族的宗法观念极其强烈。而封建社会中,大了解、如何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了解不同文化的称呼语系统对于促家庭的典型结构是以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作为基础的。自然血缘宗亲观进交流、增进友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我们在平时的外语教学中念被奉为上则。对于中国人来说,伯(叔)父、舅父、姨母、姑母是与也应该多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把握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能自己具备血缘关系的亲属,但与此对应的其配偶——伯(婶)母、舅力提高、跨文化交际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母、姨父、姑父却是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总之,汉语文化对兄与新闻学院)弟连襟、姐妹妯娌、伯叔姑婶有着严格的区分,十分复杂。参考文献:在英语国家,不区分所谓血亲和姻亲,称谓相对简单概括得多。伯[1]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叔)父、舅父、姨父、姑父对应同一词语“uncle”,伯(婶)母、舅社.1996.母、姨母、姑母对应同一词语“aunt”。也有一些场合非区分不可,但[2]贾彦德.中西常用亲属词的语义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通常以后缀“in—law”附加在亲属称谓后,即便如此,“bmther__in—语教育出版社.1996.Busm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