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摘要:社会变化加速,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观,用创新教育的方法培养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的人。本文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从三方面阐述怎样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有效自主学习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采用有效策略实施自主学习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教学模式有效策略探究方式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c)-0122-02当今世界,社会变化加速,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更新的速度
2、加快,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而创新素质正是以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因此,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是摆在现代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信息技术课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经过笔者的实践与积累,谈以下几点体会。1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体现课堂民主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的欲望。首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抛弃“师道尊严”的束缚,课堂上要
3、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更要在课后主动与需要沟通的学生交流、主动关心学生,真正地尊重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焕发出其好奇的天性,主动探索,不断创新。其次,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土壤,教师要以爱为基础,强调相互理解,坚持对话与互动,来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总之,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2建构有效自主学习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石自主学习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是依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而提出的,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探索型、发现型的主动学习。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恰
4、如其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启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并提供必要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进行自主、能动和创造性的认识活动。教师的角色地位由“主宰”变成“主导”,主要任务由灌输“学习什么”变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建立了以下自主学习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如图1),并正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中(如图1)。2.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教师灵活综合采用以旧引新、设疑激趣、启发、讲解等多种方式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欲望。同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学习活动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2.2提出问题
5、、启发诱导有质疑才有创新,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2.3自主探究、设疑质疑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因此,我们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让每个学生根据探究的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理解知识,发现学习的方法,并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或由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知识的关键处让学生自我设疑自我挑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2.4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小组学习:通常同桌或四人异质组成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互相讨
6、论、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让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生生间的互补作用,为全体学生,尤其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组际交流:对小组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结果,进行集体交流,促进学生积极交流、融会贯通、自我思考,以求得最佳的答案,得出结论;同时充分发挥师生、生生之间互补作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合作交流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2.5总结评价、加深体验评价,既有学生小组内的互评,又有组际的评价,还有教师对学生
7、学习活动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涉及三方面:(1)知识技能掌握的评价;(2)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3)协作能力的评价。通过评价,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能、素养等各方面能力有个清醒的认识,并做及时的反思、总结,加深体验。2.6巩固应用、拓展引伸应用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是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它除了运用巩固所学知识以外,还起着训练思维、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密切联系生活,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挖掘问题的多向性,分层分类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练习,为每一层次的